刘姿含
类风湿关节炎(RA)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侵犯关节滑膜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系统性结缔组织病。可发于任何年龄,25-50岁的青壮年多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3倍。据《类风湿关节炎全球患者调研报告》显示:70%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去医院就诊时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
类风湿关节炎最明显的早期症状就是对称性的手、足小关节疼痛或者肿胀,包括腕关节的肿痛,疼痛多呈对称性、持续性。其次,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同时肿胀。有些患者清晨起床时会出现手指或脚趾关节麻木、僵硬、活动不便的症状。足部和脚踝也是经常受到影响的部位,尤其早期症状可能体现在足部,双脚可能变宽,出现疼痛,甚至走路困难。如有下腰背晨僵、疼痛,活动可减轻,以及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等症状,要尽早去风湿科排查。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免疫紊乱,且长期服用药物,易发生各种感染,而感染又是诱发或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重要原因。因此,牙龈炎、扁桃体炎、鼻窦炎、慢性中耳炎等虽不引人注目,却是重要的感染源,必须及时根治。
寒冷、受潮湿、营养不良、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外伤等都是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加重的诱发因素。特别是季节变换时,温差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易患感冒和扁桃体炎等疾病,从而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复发加重。在寒冷的冬季应注意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防湿寒,适当晒太阳、泡脚、锻炼,充足睡眠,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患类风湿关节炎后因为病痛及长期服用药物的影响,往往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而进食品种的突然改变、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是使类风湿关节炎加重恶化的因素之一,某些食物与关节疼痛僵硬程度明显相关的病例并不少见,但由于体质原因,个体差异较大。因此,患者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和均衡。
尽管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单靠药物疗法来防治关节活动障碍是有限的。只有配合积极适当的功能锻炼,才能更好地维持关节肌肉功能,减少残疾。
一般急性期需休息,可进行关节屈伸活动,维持关节活动度即可;在慢性期应进行关节肌肉的功能锻炼,锻炼强度应视病情而定,在能耐受疼痛的范围内进行,一般以锻炼后第二天不感觉疲劳为目标。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不好,常常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当病情发展到关节变形的时候就已经很难控制了。中药西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都有效,关键就看用的药是否得当。
真正治疗关节炎的药药效较慢,属于慢作用的药,可能吃上两三个月才慢慢起效。快作用的药物在医学上称抗炎镇痛药,比如阿司匹林这类药物,它们更多的作用是抑制疼痛。如果仅仅使用抑制疼痛的药物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则难以真正抑制病情,最终仍然会出现关节变形。因此刚开始疼痛时可以服用镇痛药,同时再使用抑制病情发展的药物,两三个月以后就应停止服用镇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