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1月17日
第10版:读 书

读书乐

    梁实秋

    读书是个苦差事。小时嬉戏,谁爱读书?既读书,还要经过无数次的考试,面临威胁,担惊害怕。长大就业之后,不想奋发精进则已,否则仍然要继续读书。我从前认识一位银行家,整日价筹划盈虚,但是他床头摆着一套英译法朗士全集,每晚翻阅几页,日久读毕全书,引以为乐。宦场中、商场中有不少可敬的人物,品位很高,嗜读不倦,可见到处都有读书种子,以读书为乐。我们中国自古就重视读书,据说秦始皇日读一百二十斤重的竹简公文才就寝。

    唐张参为国子司业,手写九经,每言读书不如写书。高宗以万乘之尊,万几之繁,乃亦亲洒宸翰,遍写九经,云章烂然,始终如一,自古帝王所未有也。

    从前没有印刷的时候讲究抄书,抄书一遍比读书一遍远要受用。如今印刷发达,得书容易,又有缩印影印之术,无辗转抄写之烦,读书之乐乃大为增加。想想从前所谓“学富五车”,是指以牛车载竹简,仅等于今之十万字弱。公元前一千年以羊皮纸抄写一部圣经,需要三百只羊皮;那时候图书馆里的书是用铁链锁在桌上的!

    《听雨纪谈》有一段话:苏文忠公作李氏山房藏书记曰:“予犹及见老儒先生言其少时,史记汉书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诸子百家,转相摹刻,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其文辞学术当培蓰昔人。而后学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苏公此言切中今时学者之病,盖古人书籍既少,凡有藏者率皆手录。盖以其得之之难故,其读亦不苟。至唐代始有版刻,至宋而益盛,虽云便于学者,然以其得之之易,遂有蓄之而不读,或读之而不灭裂,则以有刻版之故。无怪乎今之不如古也。

    其言虽似言之成理,但其结论:“今不如古”则非事实。今日书多易得,有便于学子,读书之乐岂古人之所能想像?今之读书人所面临之一大问题,乃图书之选择。开卷有益,实未必然,即有益之书其价值亦大有差别,罗斯金说得好:“所有的书可分为两大类:风行一时的书与永久不朽的书。”我们的时间有限,读书当有选择。

    各人志趣不同,当读之书自然亦异,惟有一共同标准可适用于我们全体国人。凡是中国人皆应熟读我国之经典,如诗、书、礼,以及论语、孟子,再如春秋、左氏传、史记、汉书以及资治通鉴或近人所著通史,这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之所寄。如谓文字艰深,则多有今注今译之版本在。其他如子集之类,则各随所愿。

    人生苦短,而应读之书太多。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吾故曰:“读书乐!”我想起英国十八世纪诗人一句诗:“把从未读过的书籍,赶快塞进脑袋里去!”

2018-01-17 1 1 甘肃日报 c39238.html 1 读书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