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7年12月21日
第11版:健康·生活

【十字街】多给空巢老人一些“话疗”

    杜学峰

    “话疗”,意即心理咨询,它本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跟有心理问题的人进行谈话治疗,通过一系列谈话技巧,使患者豁然开朗而走出迷惑和困扰。

    其实,不独是有心理问题的人需要“话疗”,很多空巢老人也需要“话疗”。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就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是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和孤独终老三大挑战,“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相当突出。

    联想到现在不少老年人,吃穿不愁,就是觉得日子过得寂寞,老两口整天在一起也没有什么话可讲,假如其中一位仙逝,那么活着的那一位就显得更加孤独,有的还会患上抑郁症或老年性痴呆症。远的不说,就在2015年春节长假过后没几天,南京秦淮警方就接到了不少老人发生意外的警情,更有甚者,两位老人不约而同选择了轻生。空巢老人意外频发,其实是老人们患上了因亲人分离导致的集焦虑和抑郁于一体的“空巢节后分离症”。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是重要的社会互动,空巢老人之所以会产生种种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互动的丧失。因此,把治疗心理疾病的“话疗”方法运用到老年人身上,尤其是用到空巢老人身上,就相当于给空巢老人补充了“精神补养剂”,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遗憾的是,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子女不理解父母的这一心理需求,认为自己与父母有“代沟”,缺乏共同语言,甚至觉得老人啰嗦而不愿意与其沟通。这些想法和做法,对老年人来讲,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伤害。

    当下,“空巢老人”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多给空巢老人一些“话疗”,亲情首先不能缺位。因为不管是从道德上还是法律上,子女都是赡养照顾父母的“第一责任人”。为人子女者要在关心父母物质生活的同时,多与年迈的父母聊聊天。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要在电话里和网络上多同父母进行话聊互动,让亲情慰藉父母寂寞的心,让老人充分享受到天伦之乐。当然,作为老年人自己,也要学会走出小屋,多与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往来,让自己开朗豁达起来。

    与此同时,社区和养老机构,也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社区和养老机构可以通过设立“老年话聊员”这一心理关怀角色,弘扬邻里守望精神,动员志愿者和社区业主“常入户看看”、“常入户聊聊”,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排遣老年人的负面心理,让老年人感觉到温暖、关怀和体贴,使普天下的老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

2017-12-21 1 1 甘肃日报 c30526.html 1 【十字街】多给空巢老人一些“话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