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龙 高文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可以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是我国经济迎接质量时代和步入转型升级攻坚期的现实需要,更是各行各业锐意发展之核心和灵魂。
毋庸置疑,建筑业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行业。一座建筑,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处处彰显着企业对产品的精雕细琢;从一粒沙到一座城,从一方混凝土到一个脚手架,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企业对品质的严苛把关。在2017年全国“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提高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让人再次聚焦涉及民生民情的建筑行业。而从行业反应来看,如今“提高工程质量”被重点提及,当属“意料之中”。所谓“质量之魂,存于匠心”,特别是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开展以及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印发,都让建筑业意识到了“品质”之重要,而要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工匠精神”不可或缺。
近两年来,我省建筑行业紧紧围绕“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各项战略部署,积极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市场运营竞争体系,持续外拓经营市场,全面转型、加速崛起,为我省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在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迈进的当下,“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理念对我省建筑行业进一步提高工程品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做强叫响“大国工匠”品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动我省建筑行业调整思路、紧抓机遇,打造核心竞争力,培植行业工匠精神,2017年6月,甘肃省建筑业联合会、甘肃省勘察设计协会、甘肃省建设监理协会与甘肃日报社共同推出了“工匠精神荣耀甘肃”甘肃省建筑行业优秀单位、优秀人物推选活动暨甘肃建筑行业创新发展论坛,以期推选出一批在建设领域改革创新、精益求精、坚守专注的企业和个人,通过弘扬他们的工匠精神为社会增添更多正能量。
推选活动正式启动后,通过各主办单位推荐、企业自主申报、个人自荐,经组委会初选审核,共产生入围候选企业22家、入围候选人物52人。9月11日在《甘肃日报》12版,组委会对入围候选企业和候选人物进行了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同时还开通了微信投票、报纸投票等社会公众推选渠道。10月初,在参考社会公众投票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主办单位会审、组委会办公室综合考评等环节,组委会最终确定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获选“2017甘肃十佳卓越建筑企业”,曹景凯、邢海青等10名个人获选“2017甘肃十大工程建造大师”,魏兴利、康仁等10名个人获选“2017甘肃建筑行业十优工匠”。
通过本次推选活动不难看出,对建筑行业最为核心的考量即为建筑“质量”。无论是建筑企业还是设计单位,无论是工程师还是建筑工人,无论从设计规划到建设监理再到具体建造,“质量”二字一直重于泰山。而且,“质量第一”一直就是我国一以贯之的质量发展理念,也是经济新常态下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要求。如今,“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又被同时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则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
没有细节,就没有品质;没有品质,就没有品牌。一座建筑的品质和品牌,天然与工匠精神息息相关。由于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工匠精神”的回归意味着要将社会效益和企业长远利益放在更高的位置,要将建筑质量视为生命。其中的核心,就是打磨“产品”的细节、“产品”的质量,追求极致,并具有创新意识。
“工匠精神 荣耀甘肃”甘肃省建筑行业优秀单位、优秀人物推选活动显然只是一个开始,在2600万陇原儿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伟大征程中,我省各行各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践行工匠精神的行动早已如火如荼。《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中早已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省制造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产业高端化特征明显,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创新创造能力显著增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靠工匠精神,靠创新精神,靠科技进步,真正实现从量到质、从速度到效益、从旧动力到新动力的转换。
时代期盼工匠精神,现实需要工匠精神,建筑行业更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只有坚持追求卓越,坚持工匠精神,我们的企业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挺立不倒,我们的建筑行业才能在更为广阔的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荣耀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