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1年09月09日
第04版:视点

岷县——

扛起党建引领大旗 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文明乡风拂面而来

村美民富人和

养殖业方兴未艾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曲婷婷 吕鹏飞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近年来,岷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定西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以及市委四届十五次全体会议、市委四届十六次全体会议精神,坚决扛起党建引领的大旗,筑牢战斗堡垒、培育特优产业、建强攻坚队伍、优化治理服务,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绘就村美民富人和的乡村振兴精彩画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夯实基础,让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一个战斗堡垒

“‘一肩挑’消除了不必要的‘两委’矛盾,使大家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岷县麻子川镇吴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海龙说。

岷县麻子川镇吴纳村群众增收模式单一、产业带贫作用不显。实行“一肩挑”后,村“两委”班子一条心,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客商+基地+党员+农户”模式发展养殖、红色旅游、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凝聚基层党组织力量,有效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带领群众共同奋斗、共同致富的重要职责。如何筑牢乡村振兴一线堡垒?岷县下了一番“绣花功夫”。2020年,岷县率先实施了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对全县358个行政村村“两委”班子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研判,按照“双好双强”的标准和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稳妥有序推动330个行政村完成“一肩挑”,占比达到92.2%。全面推行村干部报酬绩效管理、报酬月发放制度,“一肩挑”村干部报酬提高到4.5万元。按照“一村(支部)一方案”要求,采取“四个一”措施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95个,对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回头看”,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全面过硬。同时,整合资金2512.03万元,对58个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扩)建,不断强化阵地保障。

建强队伍,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先锋旗帜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很荣幸有机会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历练自己,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发挥自己的所学,服务群众,在家乡的建设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今年3月份,26岁的大学生梁林霞过五关斩六将,当选为岷县十里镇周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她满怀信心地说。

村干部文化程度低、发展思路不清、方法简单、发展欲望不够强等诸多问题,一直是困扰基层党组织提质增效的“拦路虎”。近年来,岷县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村干部工作能力,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从致富能手、未就业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选拔人才,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选派16名“85后”全日制本科学历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公开选聘行政村专职化党组织书记76名。同时,聚焦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以“四抓两整治”为抓手,先后选聘专职化党组织书记76名、充实储备村后备干部2024名。组织108名文化程度偏低的村党组织书记参加“求学圆梦”学历提升行动,为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源头活水”,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进一步强化。

据了解,今年岷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产生的2933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43.2岁,大专以上学历189名。

培育产业,让每个村子都有一个致富产业

“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最主要的是我们的草质量好,今年猫尾草的价格较往年实现了翻番,农民种草的积极性越高了。”岷县寺沟镇立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彩忠高兴地说。

一株草种出了一个“明星”产业、致富产业。猫尾草对于岷县寺沟镇立林村来说可是响当当的“致富草”。近年来,岷县寺沟镇立林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逐步探索出“无物不股、无股不红”的特色产业开发新路子,通过自有土地、生产资源、劳动力、专项资金入股分红及盈利收益分红的方式,形成了“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多元驱动发展模式,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岷县依托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组建中药材、蜂、草等产业党委3个,成立产业型党组织117个,将37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企业及农业龙头企业集聚在同一产业链,有效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和广大群众增收。通过“党建+”模式,带动贫困群众4.15万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实施“双向融合”“能人引领”工程,从产业链上发展党员56名,从党员中培养产业带头人26名,支持460名村“两委”成员和党员能人领办创办各类企业、合作社295家,聚力中药材、蜂、草等特色优势产业,全面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新格局。

岷县方正草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岷县唯一一家省级牧草种植加工龙头企业,就是通过“三链”建设,实现了公司与村社、产品与市场、利益与农户的有效对接的典型例子。公司依托“三链”建设,先后投资2800多万元,在闾井镇、蒲麻镇、寺沟镇等3个乡镇建成扶贫车间3个、总面积达9000余亩的产业基地3处,通过“党支部+入股分红、基地订单、吸纳就业”的方式,直接带动贫困群众4256户、户均年增收5800元左右,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户企共赢的产业发展新路。

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岷县还通过“人才项目+示范基地+农业专家+技术指导+示范户”的方式,累计建成特色产业人才培训基地9个,柔性引进产业专家214名。培养各类产业人才、产业带头人7000多人,选派挂职副镇长18名主抓产业扶贫,260名科技特派员到合作社和企业开展科技服务,104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对口联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优化治理,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股文明乡风拂面而来

“房屋漏水,希望帮忙维修下”“我想要一个笔袋”“我年龄大了,帮我缴纳下话费”……走进腊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棵绿叶映衬贴满便利贴的大树造型格外引人注目。看到这些便利贴上的心愿后,村里的党员志愿者们会通过心愿认领,对村民一一进行帮助,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现在村民不管办什么事,只用跑一次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就会有党员志愿者提供咨询、代办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省了办事时间,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党员志愿者李玲娜介绍。

“红白喜事的标准制定了,大家不再攀比份子钱,而要比谁是好儿媳、好孝子,谁家是文明家庭。”老党员薛秋芳说。

近年来,岷县在农村乡风文明治理中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不断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健全为民服务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成立红白理事会,通过村民大会一致通过各项章程的制定以及丧事办理的标准,积极开展评选好儿媳、好孝子、文明户活动,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如今,在岷县广大农村,到处都能看到整洁干净的村道,错落有致的院落,主题鲜明的文化墙及家美人和、怡然自乐的景象,“文明之花”美丽绽放,健康、和谐、向上的文明乡风拂面而来。

版权声明

《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9-09 岷县——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271664.html 1 扛起党建引领大旗 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