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0年11月26日
第03版:市县

王家坪村:“文明花”结出“小康果”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牛占虎

村道旁,树木成荫;院落内,窗明几净;乡野间,天蓝水清,花香四溢;工厂里,机器轰鸣,人头涌动,处处呈现着产业旺、百姓富、环境美的新气象。作为全县最早摆脱贫困的行政村,永登县大同镇王家坪村探索出了“物质文明促进精神文明进步,精神文明反哺物质文明发展”的新模式。

王家坪村位于庄浪河畔,全村有377户1450人,耕地面积4639亩。兰新铁路、312国道、连霍高速穿村而过,村内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经营红火。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7000多元,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相对优越。

“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文明水平走在全县前列的王家坪村,把目光投向了“精神文明世界”的改造提升上。通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素养,不断增强当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开辟了新时代决胜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连荣说,村党支部深刻认识到,要想有长远发展,就必须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做保障。为确保把理论学习落在实处,村“两委”建立了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推行党员家庭“挂牌亮身份”行动,规范党员行为,引导村民自觉开展学习。广大群众向党员看齐,积极参加理论政策、脱贫攻坚、技能培训、法制宣传、禁毒宣传、交通安全、文史知识等各类理论宣讲培训活动,以“小屏幕”窥“大道理”。2017年11月,王家坪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采访中,参与研究制定“村规民约”的村民王梦远讲,“村规民约让大家对自己有了更高要求,让创建全国文明村有了明确制度保障。”该村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四会”,并制定了相应的章程制度。“一约四会”“村规民约”“遵德守礼牌”在村内做到了全覆盖,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思想道德、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环境保护、家风传习、尊老爱幼等多个方面,让村民的自律意识增强了。

2018年,村民杨禄章父亲去世,成了该村红白理事会成立后遇到的第一件白事。理事会成员闻讯后,赶往杨禄章家中,动员其“丧事简办”。杨禄章说:“听了他们的劝说,我觉得孝顺不是铺张浪费,就把法事去了,把烟酒档次降了。”经此一事,“生前尽孝方为孝”的做法在该村蔓延开来,“丧事大办”现象得到有效根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一阵地,村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全村“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好婆婆、好媳妇”和“五星级文明户”“爱岗敬业之星”“助人为乐之星”及“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典型风尚起到了引领作用。四社村民“好媳妇”窦维兰,照顾患老年痴呆的婆婆多年,直至婆婆去世,她的事迹获得了邻里的“点赞”。

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王家坪村引来了“金凤凰”。兰州金之兰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薇说:“我之所以在王家坪村建立花卉种植基地,不仅是因为这里灌溉、交通便利,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民风淳朴,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些名贵花卉在育苗种植中完全不担心有人偷窃、毁坏。”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王家坪村以日光温室、花卉种植、玫瑰产业、高原夏菜为支柱产业,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两委”班子的帮助下,贫困户主动谋求发展,不等不靠不要的决心和信心完全体现出来,小至18岁的青年,上至70余岁的老人纷纷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每人每年平均务工收入达万元。

2020-11-26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223364.html 1 王家坪村:“文明花”结出“小康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