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明
我们都知道,苔藓一般生活在比较湿润的地方,但在沙漠里,我们也找到了苔藓植物——地表上那黑乎乎的、不招人待见的一片。
这些苔藓植物并不起眼,它们覆盖在地表上,看起来既干又黑。不仔细看,大家不会注意到这片沙漠表面会有这么一个薄层。但当我们不小心把一瓶矿泉水倒在了那层黑乎乎的东西上,不过几秒钟时间,原本黑乎乎的表面就变绿了——处于休眠中的干燥植物体遇到水分后开始展叶复活,由黑变绿,只需几秒钟便欣欣向荣。对沙漠来讲,这层东西就相当于一个保护层,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沙漠“皮肤”。
从学术角度来讲,沙漠“皮肤”应该被称为生物土壤结皮。这薄薄的一层在电子显微镜下被放大2000倍后,我们可以看到,薄层中间被很多绳索状的东西捆绑着、缠绕着,维持着某种结构。这些“绳索”是绿色的——绿色的植物体就意味着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能够自力更生地养活自己。它和人类的皮肤一样有两大特点:第一,起保护作用;第二,有生物活性。它们能呼吸、排泄、生产,从而维护着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
“皮肤”里面的物种非常丰富,既有单细胞的藻类等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还有丝状或团状的生物,它们更为复杂,还有根茎叶的分化,比如苔藓。它们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共同保护着沙漠。
它们还具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能——固氮。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虽然大气成分当中70%以上都是氮气,但这些氮气并不能直接为植物所用。只有将其固定下来,转化成可供利用的化合物,才能够被植物利用。沙漠中这些微小生物为此形成一个非常稳定的小团体——它们互相帮助,把氮气固定下来,转化成肥料供自己使用,用不完的再留给其他植物。
沙漠里的土壤结皮归根结底是个好东西。如果它不得“皮肤病”,一定能保护好沙漠。但如今的沙漠患上“皮肤病”也不少。这些“皮肤病”来自于人类的干扰,其中有大型工程的干扰,有大型车辆的干扰,放牧对沙漠结皮的破坏也很大,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沙漠的“皮肤”斑斑驳驳,“疾病”久治不愈。沙漠如果没有这层结皮,就会不稳定,会缺乏营养,失去调节者,甚至导致更多沙尘暴。 (摘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