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人报
2020年09月09日
第03版:文摘

【文化记忆】时间深处的泰州

    王干

    祖母经常说到的一件事,就是李明扬过五十大寿的时候,她曾代表全家前去祝寿。这让她自豪了一辈子。

    李明扬在抗战期间为新四军作过贡献,当时新四军与韩德勤的部队在黄桥决战,李明扬和李长江的部队硬是按兵不动,陈毅、粟裕的部队险胜了韩德勤的伪军,黄桥战役成为彪炳军史的奇迹。电影《东进序曲》就是讲述陈毅当年为了统战,三进泰州城和“二李”秘密接触的故事。祖母当年能和这样的影响过历史的大人物接触,自然是难忘的。

    根据我从事党史采访工作的经验,我对祖母的话还是留有余地。后来我查了资料,1940年,李明扬确实在泰州办了五十大寿的庆典,新四军还派人悄悄去祝寿。李明扬先是从政,后来从商,抗战爆发后,又从政,抗战结束以后,又从商。抗战期间,李明扬依然在上海、泰州有生意。祖父当时经营的项目和他的生意有交集,祖母能够去祝寿,也是很自然的。

    这是我对泰州城的最早记忆,是和电影《东进序曲》连在一起的。

    对泰州城的具体记忆则是留缘照相馆。母亲有一张照片,记录了她的青春靓影,每个人到我家里来,都要夸这张照片拍得好。母亲说,在留缘照相馆拍的。留缘照相馆在泰州市中心坡子街,坡子街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南京的新街口,现在《泰州晚报》的副刊名字还叫“坡子街”,而留缘照相馆在坡子街是一个地标性建筑。说实在的,我很难把照片上的明星似的美女和现实生活中的母亲联系起来,当时母亲已经生过四个孩子,生活的疲态在她身上的每个部位都能体现出来,照片像个传说。

    七八岁的时候,母亲代表服装厂又去了趟泰州,我们很好奇地问她有没有去留缘照相馆再拍一张照片,她说,留缘没有了,改成工农兵照相馆了。她带回了一个在坡子街买回的面包,让我们兄妹三人分着吃,面包松软,比馒头好吃多了。

    等我真正有进入泰州城的记忆,已是1976年的夏天了。那时我临近高中毕业,因为我是班长,同学们委托我去泰州买些纪念品作为留念。那天我带着四块八毛钱坐早晨的轮船去了泰州。当时的泰州城实在没什么可以逛的地方,我帮同学买了些笔记本和手帕之类的小物品,就回到了下坝轮船码头。

    泰州是里下河的门户,下坝轮船码头又是门户中的门户,人气还是很旺的,乞讨的、卖唱的、玩花牌的也时常出现在候船大厅里。那天我早晨出发,晚上坐建湖班回家,第二天早晨到周庄,可以省一夜的住宿费。那天中午我忙着购买纪念品,也没顾上吃饭。等我买完船票,发现口袋里只剩下五分钱了。

    饥肠辘辘,我在轮船码头的一家小馆子里,用五分钱买了一碗米饭。没想到这碗米饭居然是陈的籼米,散发一股呛人的霉味,我吃了几口,实在难以下咽。这时来了一位搬运工人模样的大叔,他坐在我对面,也要了一份五分钱一碗的干饭,但他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块萝卜干助食。这位大叔似乎看出我的囧,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萝卜干递给我,说:南门酱醋厂的。我接过萝卜干,那清脆香甜的味道让我迷醉,以至于大叔什么时候走的,我都没有察觉。

    再次回到泰州城,已经是1986年了。那年秋天,祖母去世,全家人从各地赶到泰州来。祖母在86岁高龄辞世,她重病卧床期间,父亲和母亲建议她离开泰州到老家养病,祖母不同意,说,我就要死在泰州,要在泰州火葬场变成骨灰。最后,祖母的骨灰在三叔家存放到第二年清明,才回到老家和祖父合葬在一起,坟向南,面朝泰州。

    1999年再次来到泰州时,泰州已从县级市升为地级市三周年了,为了庆祝建市三周年,他们请了当时江苏有线电视台非常火的综艺节目《非常周末》来直播。我是作为特邀撰稿和编辑来到泰州的。当时江阴大桥已经通车,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非常迅速,我们几个主创人员还住到了五星级的春兰宾馆里。当时的主持人今波陪我去看我童年经常光顾的下坝码头,昔日的繁华和忙乱已经不再,零零星星的轮船看上去只是运货的,当年的候船大厅已经变成了货房,“拆”字醒目地横立在上面。一个时代结束了。

    (摘自《光明日报》)

集团数字报刊 : 兰州晨报 | 甘肃农民报 | 陇南日报 | 天水日报 | 酒泉日报 | 金昌日报 | 张掖日报 | 武威日报 | 西和报 | 定西日报
2020-09-09 2 2 甘肃工人报 c210382.html 1 【文化记忆】时间深处的泰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