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人报
2020年06月25日
第03版:旅游·时尚

粽叶飘香 文明出游 我省传统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本报记者 闫美玲

    端午情浓,棕叶飘香,我省各地丰富多彩的端午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独具特色。

    “庆阳香包”戴起来

    庆阳是中国传统香包刺绣发源地,被称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庆阳香包驰名中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端午,庆阳香包成为当地民众佩戴或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甘肃各地尤其是庆阳一带纷纷举办以香包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民俗节庆活动。庆阳因之成为端午小长假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登高滑沙”约起来

    登高滑沙是古代敦煌独特的端午活动。时至今日,敦煌居民一直延续了端午节登鸣沙山的习俗。许多去敦煌的游客,纷纷相约到鸣沙山体验登高滑沙之美妙,从鸣沙山山顶顺坡下滑,脚下的沙子呜呜作响,整个山体发出雷鸣般的轰鸣声,登高滑沙的场面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更为神奇的是,白天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痕迹全无。

    “粽子飘香”尝起来

    端午食粽,是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值得特别推荐的是,岷县的粽子是被称为“角黍”的粽子,采用上等糯米,到传统大铁锅蒸煮5小时以上,然后配上岷县马烨仓天然土蜂蜜,粘粘糯糯的米香带着花粉的蜜香,吃上一口,绝对是端午佳节的绝配美食。除吃粽子外,端午吃甜醅子也是我省许多地方的独特习俗;武威、金昌等河西地区在端午节还会做油饼卷糕相互品尝,馈赠亲友。

    “插柳折艾”乐起来

    端午节这一天,全省大部分地方家家户户的门头要早早地插上艾草、柳条或者沙枣花,将其作为端午节的首要喜庆乐事。和采露水洗脸,给小孩绑彩线挂香囊的用意一样,“插柳折艾”主要是从卫生的角度出发,意为驱虫避害、防病祛灾,祈求家人百病不生、岁岁平安、健康幸福。同时,沿袭早起“插柳折艾”习俗,全省各地将利用文体广场、群众健身器材等体育活动设施,在社区、学校、企业广泛开展各类喜迎端午的群众性竞技活动,倡导科学健身理念,形成群众性体育健身热潮。

    “野外游走”玩起来

    端午期间,在敦煌、瓜洲、嘉峪关、酒泉、临夏等地区,人们盛行穿上新衣、扶老携幼去野外游玩的风俗。这种风俗以村庄野外、田园山水为空间,亦是一种古老朴素的乡村旅游模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游百病”,寄托着人们祈求出门游走,游乐不生病的美好心愿。

    在游玩的同时践行文明旅游,游客出行要自觉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做到快乐而不肆意放纵,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践踏草坪,让文明旅游成为一种新常态。游览期间要服从疫情防控期管理规定,提前预约,出示健康码,佩戴口罩,主动接受体温检测。就餐期间要使用公筷公勺,拒食野生动物。

集团数字报刊 : 兰州晨报 | 甘肃农民报 | 陇南日报 | 天水日报 | 酒泉日报 | 金昌日报 | 张掖日报 | 武威日报 | 西和报 | 定西日报
2020-06-25 2 2 甘肃工人报 c197272.html 1 粽叶飘香 文明出游 我省传统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