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人报
2019年09月09日
第04版:晨笛

地坛印象

    刘云燕

    不知不觉走到了地坛。

    远远看去,地坛的门显得格外绚丽,精美的瓦顶,大红的门楼,两扇厚重的金钉大门,从门口望进去,就是金色的琉璃瓦顶,显得格外庄严,古朴,引得我慢慢地走近。

    地坛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在古代中国,天圆地方的观念源远流长。站在通往方泽坛的入口,远远望去,一层层的祭庄严肃穆,从地坛的平面构成到墙圈、拜台,都是平立面上方不同正方形的反复运用,让人看上去平稳、协调、安定,似乎与是大地平实的本色一致。

    方泽坛中心方形祭台显得异常雄伟,站在那里,就有一股非凡的气魄。它以最简单、凝练的方式出现。遥想当年人们沿着神道向祭坛缓缓走去,越向前走,建筑就越是矮小,而祭祀者本人就显得越来越高大,当他登上祭坛,就会有一种俯瞰尘世之感。

    特别喜欢地坛的色彩运用。黄、红、灰、白四种颜色,完美地形成了协调的艺术整体、创造了格外的气氛。祭台侧面贴着黄色琉璃面砖,黄瓦,红墙形成了冲击的视觉效果,更增添了神秘和神圣的色彩。到了秋天,银杏大道的金黄,与这红墙相映成趣,更是一份美丽。

    如今的地坛公园绿荫密布,园子里有很多古树,随便一棵,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将巨大的树盖围拢成一个阴凉的世界。而绿树的四周是红色的围墙,在绿树的不远处,都有一个个漂亮的木椅子,坐在其中,格外舒适。地坛公园早已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人们在这里跳舞,锻炼,似乎老园子又散发了无穷的活力。

    喜欢地坛,也许是因为史铁生先生的《我和地坛》。在先生笔下,那座古老的园子,就像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第一次读这篇文字,我甚至潸然泪下。文字中那个坐轮椅的作家,和走遍园子寻找儿子的母亲,都让我感受着一种亲情的力量。如今,走在园子里,仿佛时光回溯,我依然可以看得见先生沉思的模样。

    他是这样来形容这座园子:“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圯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作者已经双腿不能走路,心情压抑。就经常来这座离他家不远的园子,把椅背放倒,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小昆虫。似乎他对景物生动地描写都赶不上他对于母亲的叙述。

    他曾用无比平实的语言说:“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那样一位母亲,她心里承受着太多的苦,却从不表达,只是默默地藏在心底里,希望陪伴着儿子每一天。

    也许正是这篇文字,我感觉古老的地坛,似乎有了更多亲情的魅力。人的生命,之于时光,之于地坛,似乎都是沧海一粟。史先生曾在这里思索生命的意义,时光中,亲情是最为宝贵的东西,它会让你每每想来,都会备感温暖。

    感受地坛,感受它的沧桑,庄严,古朴和亲情……

集团数字报刊 : 兰州晨报 | 甘肃农民报 | 陇南日报 | 天水日报 | 酒泉日报 | 金昌日报 | 张掖日报 | 武威日报 | 西和报 | 定西日报
2019-09-09 2 2 甘肃工人报 c148075.html 1 地坛印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