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人报
2019年08月06日
第03版:俱乐部

【职工艺苑】“白发学童”李世荣:追梦的人生不会老

    郭惠民

    “‘白发学童’又获奖了!”五月中旬,李世荣获得2019首届“锦绣中华杯”绘画类一等奖的消息在平凉市、崇信县朋友圈、微信群里传开。

    近日,记者走进李世荣家庭的现实生活中,探寻“白发学童”追梦绘画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心路历程,也了解到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今年69岁的李世荣是崇信县黄花乡凉水泉村人。1972年3月。李世荣有幸被聘为本村的民办老师,大半辈子就专注了教书育人这一件事。

    追梦:退休教师转身“学童”

    2005年,在乡村校园躬耕了33年的李世荣,退休后又迷恋上了绘画。多年从教有着扎实美术基础的他不甘寂寞,重新拿起画笔,自学工笔人物画。家里小卧室就是他的画室,家中绘画用品一应齐全,屋内时常笔墨飘香。不论是画人物、画山水、花花草草,对“白发学童”李世荣来说,都是一种艺术享受。

    2007年,李世荣和老伴南下,来到风景秀丽的江苏省无锡市,帮女儿女婿照看小外孙。无独有偶,当李世荣得知无锡市老年大学有个美术提高班和创作班,就慕名前去参观,后来报了两个班的七门课程,有幸搭上了学美术专业的末班车。在无锡老年大学三年的学艺期间,李世荣如鱼得水,虚心受教,刻苦学习,在美术名家、教授、专业老师的传授下,每天都能感到自己在进步。他以小外孙为“模特”创作了工笔人物《宝宝的天地》,画的是小宝宝趴在床上,手摸皮球玩耍,萌萌的喜悦情绪被刻画的细腻传神。这幅画作得到授课老师的大加点赞。“白发学童”李世荣在学习绘画的3年多时间里,创作工笔人物画600多幅,绘画出各类大小人物3000多人,也因此获得绘画创作班学员“银枫奖”。

    真情:描绘《芮鞫农贸图卷》

    退休后的李世荣有一个习惯,平时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一架相机,背上画夹,去崇信县城的街道、农贸市场、乡镇农村兜兜转转,观察过往路人的穿着打扮、表情神态,捕捉亮点,随时记录生活点滴,形成资料库。在创作时,这些积累素材能够让他脑子里灵光一闪,展现在画面上,使得人物刻画更加细腻、传神、个性化,而不是浑然不觉地重复自己。正是来自生活中的有心积累,“白发学童”李世荣的画作充满了生活趣味。

    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商品、美味可口的小吃、繁荣兴旺的农贸市场,交易红火的红牛集市、车水马龙的乡镇街道,摩肩接踵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现实生活感染了他,因此动笔创作乡村振兴的人物图景。从收集素材、创作、按类别绘制、每一个细节,李世荣都一丝不苟,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幅人物图景的绘画创作。

    受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的启发,“白发学童”李世荣历时三年,六易其稿,精心描绘完成长19米、高0.6米的《芮鞫农贸图卷》。全卷分为17个农村集贸图景,整个画面出现人物196人,物品图景130多个,图卷反应当今乡镇繁荣兴旺的农贸市场,在尊重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李世荣用画笔把乡村振兴、市场繁荣、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场景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活灵活现。民众观赏后纷纷点评、赞不绝口,念念不忘。称其风俗画《芮鞫农贸图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创新,很接地气,似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能绘画出让人共鸣的人物图景,“只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奋斗:创作个人工笔画集

    专注工笔人物画创作十年后的2015年,“白发学童”在平凉市职工文化博览中心展出“家在龙泉——李世荣风俗画展”,集中展示了他十年来的绘画成果。“白发学童”李世荣的工笔人物画从此在平凉画界崭露头角,迅速走红报刊、电视台和网络媒体。随之,向他求画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有老板出资10多万元收藏《芮鞫农贸图卷》,他舍不得出售。

    李世荣说,创作人物工笔画,需要准确把握人物面部的比例,寻找人物的特点,这样才能描绘得更形象、更传神、更逼真、更生动。

    每到寒暑假,“白发学童”李世荣就把喜欢绘画的小学生聚集到县文化馆的一间房子里画画。在他的辅导和影响下,小学生的绘画技艺提高的很快。绘画培训班虽然很小,却是小学生们的乐园、学习艺术的大本营。培训班开办十年间,已培训出300多名小画家。有10多名学生已从美术院校毕业后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我笔画我心,我笔抒我情。绘画不是简单的表现美,对于我个人而言,画画如同饥饿之时的丰盛大餐,寒冬腊月里的暖被皮裘,苦闷寂寞时的良师益友”。李世荣说。

    十年来,“白发学童”李世荣一直奋斗在追梦、圆梦的路上,创作出了带有泥土芬芳的《祖国母亲》《虔诚》《欢天喜地》《繁荣的农贸市场》《自乐班》等有影响力的绘画作品,这些画作里有活泼可爱的婴幼儿,俏皮玩耍的小孩童,农家书屋里如饥似渴读书的农民群众,辛勤耕耘在希望田野的农夫;吸着旱烟锅、悠闲自得拉着二胡、吼着秦腔的老爷爷,跳广场舞的老奶奶、大妈等带泥土接地气的工笔人物画,是李世荣最为得意的精品画作。

    如今,年近古稀的李世荣始终热爱着生他养他的黄土地,热爱着风俗绘画创作,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发现美、记录美、创造美。使自己的追梦人生不老,艺术常青,生活丰富多彩。随着工笔人物画作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联、甘肃日报社等六家单位联合编辑的《院派经典——当代中国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作品集》收录,“白发学童”倍受鼓舞,创作热情很高。人物工笔画在2019年全国首届“锦绣中华杯”大赛中斩获一等奖;数十幅工笔人物画被县文化馆、书画家名家收藏。“白发学童”李世荣的人物工笔画一时声名鹊起。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在坚持创作的同时,计划今年出版个人的工笔画集,目前正收集整理在报刊公开发表和获奖的画作,有望在国庆节前正式出版发行,圆了他的出书梦想。

    从讲台到“白发学童”,从习得艺术到献身艺术,朝着这个奋斗目标,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追求,是李世荣内心深处的一缕精神血脉,支撑着他走过漫长的乡村生活和艰苦岁月,直至繁花盛开。

集团数字报刊 : 兰州晨报 | 甘肃农民报 | 陇南日报 | 天水日报 | 酒泉日报 | 金昌日报 | 张掖日报 | 武威日报 | 西和报 | 定西日报
2019-08-06 2 2 甘肃工人报 c142076.html 1 【职工艺苑】“白发学童”李世荣:追梦的人生不会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