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人报
2018年11月06日
第01版:要闻

【弘扬劳模、劳动、工匠精神——讲述工匠故事】三尺灶台演绎精彩人生

    他在20岁韶华之年,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就业机会,回家当起了厨师。他用20年青春岁月,坚守在三尺灶台,任凭烟熏火燎,默默无闻,无怨无悔。他将爱融入了厨师这个行业,他用情烹制出每道美味佳肴。他传承庆阳传统美食技艺,让庆阳传统美食在全省乃至全国大放异彩。他就是宁县宾馆主厨,庆阳传统名菜名点制作大师,有“陇东工匠”美誉的郑振海。

    1996年,20岁的郑振海从部队复员,回到宁县宾馆,子承父业,做起了厨师。他从学徒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认真钻研烹饪技艺,博众家之长,将传统食材与现代流行菜肴巧妙结合,烹出了多种名菜珍馐,赢得了食客们的称赞。逐渐成长为师傅、主厨,陇东名菜名点制作大师。

    工作中的郑振海,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立志要做庆阳最优秀的好厨师。在水杂、解功、配菜、站炉每一个岗位上,他都不怕脏、不怕累,勤学苦练、打好基础,练好技艺,不急于求成,认真磨砺自己,做到了对每味食材了然于胸,对每个烹饪环节反复琢磨。从业20多年来,他向父亲学、向同事们学、向农家妇女学,认真钻研传统美食技艺,不断推陈出新。在业余时间,他学习营养学、中医学、美术学、历史学。力求使每道菜肴色香味俱全,文化气息浓郁。

    宁县是农耕文化发祥地,周先祖、义渠曾在这里定都。农耕、游牧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庆阳饮食文化。其中以羊肉泡、臊子面、八大碗水花席为代表的庆阳美食享誉陇原。郑振海作为宁县宾馆的主厨,每天都要迎接全国各地的游客。为了迎合食客们的口味,并能让他们记住庆阳美食,他将传统和现代制作技艺巧妙融合。通过剔粗取优,削长弥短,创作出既保留传统风味,又独居特色的臊子面。尤其臊子汤,用料考究,精选本地老豆腐、冬萝卜、二茬黄花菜、子午岭野生黑木耳、八个月龄大黑猪五花肉等食材,古法熬制,臊子汤油汪鲜香、酸辣可口,堪称庆阳一绝。

    20年的厨师生涯也让郑振海对美食有了更深的思考,他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为制作出义渠文化宴,查典籍,入民间,在掌握义渠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受庆阳传统八大碗水花席、土暖锅的启发,他以当地土豆、萝卜、豆腐、黄花菜、黑木耳、早胜牛肉、宁州羊肉、黑猪肉等十余种食材,经过切成丝、片、条、块、丁,炒、烹、炸、烧,辅以高汤,分四荤四素共八个菜品盛入八个陶瓷器皿,辅以酒精炉加热成宴。其碗碗味道鲜美,清爽利口,老少咸宜,且每每吃过,口唇留香,念念不忘。此宴在庆阳市首届传统名菜名点制作大赛上荣获一等奖。

    在郑振海的带领下,他和他的团队独创的一品全牛宴、烤全羊、酸辣肉丝汤、黄焖土鸡、老豆腐炖土鸡块、红烧肉、清汤羊肉、臊子汤、菊花酥、刺猬酥等菜肴、面点等30余种,深受省内外宾客青睐和称誉。

集团数字报刊 : 兰州晨报 | 甘肃农民报 | 陇南日报 | 天水日报 | 酒泉日报 | 金昌日报 | 张掖日报 | 武威日报 | 西和报 | 定西日报
2018-11-06 2 2 甘肃工人报 c93231.html 1 【弘扬劳模、劳动、工匠精神——讲述工匠故事】三尺灶台演绎精彩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