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11月24日
第02版:要闻播报

乡村振兴亮点多 群众致富路子宽

编者按

把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群众生活改善是新区近两年着力主抓的大事之一。

加强乡村人居硬件环境建设,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支持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政策、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新区农村群众的“致富”车,迅速驶入决胜全面小康的“快车道”,朝着乡村振兴的“方向”一路飞驰。

如今,产业兴起来了,人气旺起来了,农村富起来了,新区群众的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

炮台村翻身大变样

走进秦川镇炮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新房子和宽阔干净的街道。每当晚饭过后,偌大的文化广场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村民们载歌载舞,好不惬意。昔日的贫困村,如今成了兰州新区农村建设的样板村之一。

提起炮台村的巨变,村民们说:“一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二要感谢我们村有个好班子。”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炮台村两委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党员队伍建设入手,以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突破口,从2015年开始,根据村容村貌“脏乱差”的实际情况,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率先开启了城乡一体化的征程。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一个整洁美丽的新炮台村展现在人们面前:自来水、水冲式厕所、宽带网一应俱全,世代居住在平房里的村民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

村容村貌要改善,村民的钱袋子也要鼓起来。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福文带领村民积极想法子,采取“村党支部+国有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组建了村集体领办的合作社。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带领大家建成马铃薯和玉米特色种植基地,让本村及周边村的贫困户有了就业增收的渠道。

“村党支部把合作社办起来后,我把土地入股到合作社。现在,我在自家农地上务农,不但能收到流转费和分红,还能挣到工钱,收入比过去高了许多。”刚刚过去的这个秋天,炮台村的特色种植基地迎来了大丰收,村民李玉湖心里乐开了花。

几年来,在于福文的带领下,炮台村掀起了发展富民产业的热潮,党员和群众勠力同心加油干,使炮台村从贫困村一跃变身为脱贫示范村,2018年全村240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炮台村的变化只是新区党建引领奔小康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新区把党的建设与产业发展、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领头羊”,从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贫困户收入入手,形成了各村“围绕产业建组织、建好组织促脱贫”的双赢格局,实现了党支部在产业扶贫链上的全覆盖。新区先后投入250万元启动资金组建村级集体领办专业合作社,并投入257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

目前,新区保留的25个村党支部均设立了村集体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2000人就业,有效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提升了村集体的组织力和战斗力。(记者 魏晓倩)

这碗馓饭透着幸福味

这几天,铧尖村的杨鹏宝别提有多高兴了。小儿子带着女朋友回家见父母,全家人在新区一家酒店订了一桌饭,吃饭拉家常,其乐融融。席间,小儿子说:“好久没吃过家里的馓饭了。”不经意的一句话,让老杨陷入沉思。看着桌上的各式菜肴,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

过去,老杨一家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妻子患病在床,两个儿子上学,家里只能靠老杨一个人种地维持生计。狭小分散、浇水困难的田地只能种点玉米和土豆,收入微薄。为了省钱给妻子看病、让孩子上学,家里一日三餐都吃馓饭,从入秋能吃到第二年5月份。只有年节,才舍得买点肉改善一下生活。正因为这样,老杨只会做馓饭,而孩子们对家的味道,记忆最深的也只有这一碗馓饭。

这几年,在政府帮助下,妻子的病治愈了,孩子们也考上了大学。2017年,老杨和妻子还通过新区组织的实用技术培训,学到了本领,并成功应聘到职教园区后勤部门当工人。老杨干维修,妻子干保洁。

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老杨十分珍惜。上班时,他勤奋认真;下班后,他积极学习,很快就成了后勤部门的多面手。从一名普工,到水电班班长,再到水电组组长,通过不断努力,老杨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如今,孩子们周末回家,老杨也会下厨做一顿馓饭。在宽敞明亮的厨房,配上各种蔬菜和肉类,老杨的这碗馓饭可跟原来大不一样了。“如今,孩子们都学成了,出息了,我们老两口的月收入也将近一万元,住上了新房,开上了小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杨鹏宝说。(记者 魏晓倩)

2020-11-24 6 6 兰州新区报 c222006.html 1 乡村振兴亮点多 群众致富路子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