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5月24日
第04版:民生新闻

新区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体育路径”

“如今,村里建起两个篮球场,铺设了健身路径;村民打牌的少了,锻炼的多了,精气神大大改观。”说起村上的变化,新区廖家槽村贫困户俞得祯喜上眉梢。

近年来,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积极落实甘肃体育扶贫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探索精准扶贫的“体育路径”,尝试不断打出组合拳,让脱贫攻坚之路越走越宽广。

健身场地+扶贫

依靠体育彩票公益金,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通过“全民健身路径”,助推体育设施完善、场馆建设提速、群众性健身活动优先发展,成为体育扶贫的主要方式。截至目前,按照新区2018年底30万人口计,新区各类健身场地面积达36.31万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14万人;人均场地面积达到1.21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新区人口的47%;每个行政村都配备健身器材一套,体育健身场地实现全覆盖。通过锻炼强身健体,将防治疾病的关口前移,大大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充分践行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理念。

体育赛事+扶贫

2019年,兰州新区再迎喜事:新区半程马拉松赛在2018年成功晋级“银牌赛事”和“最美赛道特色赛事”。依托新区半马开展特色公益活动,发展助残、扶贫事业,新区走出一条别样的扶贫发展道路。

在常规马拉松赛事上,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设计距离为1公里的马拉松体验跑,同样设置撞线、颁奖环节。在报名费方面,赛事组委会为残疾人士开通绿色通道,免去所有参赛残疾人士的报名费,降低残疾人士的参赛门槛,争取让每位参赛人士完成自己的马拉松梦想。

新区半程马拉松赛只是新区举办多项重大体育赛事中的一个事例。不断通过“体育+扶贫”,结合新区特色重新定位,以体育为杠杆举办相关体育赛事,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盘活食宿等“一条龙”服务,直接撬动贫困人口的增收和就业……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通过大型体育赛事,不但营造了“扶贫济困,你我同行”的社会氛围,而且充分传播了正能量,让贫困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特色活动+扶贫

不仅有大型赛事的有力支撑,点滴、细致的微扶贫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结合新区自然资源和旅游、文化、气候资源优势,在新区半马的带动下,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大力发展小微体育活动,用镜头记录,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小微体育赛事活动,让传统民俗、绿水青山“动”了起来,使一个个小微体育赛事活动呈现在舞台,微扶贫大幅提升了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4月14日,在兰州新区半程马拉松系列赛暨绿地公益环湖骑行赛中,新区通过践行“骑行一公里、捐赠一元钱”活动,共筹集22000元爱心公益金;通过与兰州市体校合作,大力开展“体育后备人才扶贫计划”,主动对接,宣传并落实贫困户体育生享受相关教育扶贫政策,实现了“1+1”大于2的双赢目标。

盘活“体育+”,输血变造血。体育扶贫带给贫困群众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实惠,还刷新着群众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突出‘体育+文化’特色,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全民健身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组织一系列特色活动,全面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为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副局长张一平表示,新区还将继续探索“体育+”模式,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记者 姜波 通讯员 马灵之)

2019-05-24 6 6 兰州新区报 c127735.html 1 新区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体育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