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4月26日
第03版:经济新闻

智慧系统为新区现代农业发展再添新动能

本报讯 连日来,新区农投集团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智能玻璃温室内一片繁忙景象,农技人员忙着在基质枕中移栽一株株番茄幼苗。接下来的半个月,将有37000株新品种番茄幼苗在这里安家。

近两年来,新区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为引领,助推智慧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并通过推广无土栽培、智能环控等先进农业技术和设施,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现代农业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智慧平台实时监控农作物情况

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园B区,一座占地2万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巍然矗立。进入大棚,一股暖流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滴灌、操作轨道、风扇等设备样样俱全。现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座大棚从外观风格到内部设施,都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内其他的日光温室大棚不同。我们引进了荷兰、以色列现代农业方面的光、温、水、肥等十大系统,能够实现节约人工70%、节水50%、节肥50%以上。通过智慧系统平台,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实时监控,保证了所有的农业生产数据得到监测,这里每平方米土地的产量是传统日光温室的2倍以上。”

记者看到,智能玻璃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培育架同时也是供暖管道,每个农作物培育架之间都设置了农事操作轨道。“所有的农活都在轨道车上完成,既省事又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技术负责人侯启雷告诉记者,其他的日光温室大棚中,农作物的生长空间被限定在2米左右,而在这座玻璃温室大棚中,有了升降轨道车,农作物向上生长空间可延展到6米,充分保障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同时,因为有轨道车,农作物的后期养护和采摘也便捷了许多。

在培育架上,一个个基质枕整齐排列,已经有一部分番茄幼苗被移栽进了基质枕中,每株幼苗旁边都有一处地件式灌溉设备。这个地件式灌溉设备可是个“高科技”,它能够根据农作物每天生长需要的水分、养分和阳光辐射量调整灌溉施肥参数,科学、精准地进行水和养分的输送。“水肥一体化可减少水分的下渗和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率。”侯启雷介绍。

广泛应用环保型无土栽培基质

在这座智能玻璃温室大棚里,让人眼前一亮的还不仅仅是这些。现代农业示范园经过一年的研发生产,拥有自主配制且运行稳定的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基质、自主设计的A字架等高效栽培模式、自主设计的高效节水施肥灌溉系统和农药残留检测及减量控制体系,中药肥、海藻肥等多项肥料试验应用体系完整。尤其是此次用到的栽培基质是椰糠,椰糠是椰子外壳纤维末,是一种天然环保的可再生资源,可进行分解和压缩,它具有清洁、无污染、无病虫害、通透性好、适合蔬菜根部发育、可反复使用、成本低、可控性好等优点,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环保型无土栽培基质。

据介绍,智能玻璃温室大棚里种植了多个品种的番茄,不仅有常见的红色樱桃番茄,还有成熟后仍是青绿色的番茄以及草莓柿子和黑罗汉,这些品种的番茄营养价值极高,备受市场欢迎。记者了解到,4月下旬37000株番茄幼苗将全部完成移栽,3个月后陆续上市。

“有了各种高科技手段助力,以实有15000平方米栽培面积计算,每平方米年产可达20~25公斤,这座玻璃温室大棚每年可产番茄340吨左右,按市场高品质番茄价格,预计4年内可完全收回投入。”技术人员说。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智能玻璃温室在新区建成投产,智慧农业将广泛应用于果蔬、花卉等领域,促进新区农业增产增效,助力新区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记者 魏晓倩)

2019-04-26 6 6 兰州新区报 c123469.html 1 智慧系统为新区现代农业发展再添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