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2月21日
第03版:经济新闻

当好新区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排头兵

——兰州新区国有企业发展综述

    岁末将至,对于兰州新区国有企业来说,这一年,既有捷报频传的喜悦,更有对未来筹谋规划的憧憬。

    这是令人振奋的图景——坚持实体化经营、集团化发展、资本化管理的转型发展理念,通过国资国企改革,新区国有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截至今年11月底,新区七大集团公司资产总额931亿元,较改革前增长108%;所有者权益总额271亿元,较改革前增长428%。务实创业积极性大幅提高,经营业绩倍数增长,自去年国企改革以来,已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是改革前的26倍;累计实现利税总额15.7亿元,是改革前的3倍;累计完成融资总额344亿元,是改革前的2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2018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较上年增长132%;预计实现利税11.8亿元,较上年增长96%;预计完成固投166亿元,较上年增长18%。

    改革激发新活力

    2017年3月,兰州新区将原有控股参股的61户企业重组整合为市政管理、城市建设、金融投资、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科技文化旅游六大集团公司,随着石化产业发展要求,新组建了石化产业集团公司。至此,形成了七大集团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改制以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带动多元产业持续投资,加之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国有企业成为新区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排头兵”“顶梁柱”。

    改革产生动力,改革激发活力。兰州新区建立以经营业绩考核为主线,企业负责人薪酬和工资总额管理两个办法为支撑的国资国企监管体系,对新区七大集团公司按照类金融类、商业类和公益类进行分类考核。同时,企业内部建立各级各类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市场化用工等制度,实行企业全员工资总额及个人绩效工资与本企业经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挂钩机制,通过职工薪酬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激励方式,切实形成企业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

    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思想上的大解放、体制机制的大改革,催生出发展的大视野、大跨越。在兰州新区击楫奋进的发展历程中,新区七大集团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示范作用,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等方式对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放大国有资本效益。

    目前,新区七大集团共对外投资入股企业31家、计划出资23.53亿元,涉及保险、银行、产业基金、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粮食进出口、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引入中科曙光、华为公司、九江德福科技公司、白银有色铁路运输物流公司等行业技术领先企业,共同参与新区建设发展。

    扶持实体经济共同发展

    扶持实体经济共同发展,新区国有企业带动力显著增强。新区建立“政金企”风险共担机制,对于市场前景好、核心竞争力优、主营产品突出、经营管理层强的企业,由新区监管国有企业进行担保,帮助实体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新区金控集团已累计向西部恐龙园、凯博药业、广通新能源汽车等25家驻区企业融资62.55亿元;同时,以新区金控集团融资担保公司为政策性功能平台,向新区中小微企业提供超11亿元融资担保支持,帮助企业实现绿色信贷融资126亿元。

    中流击水、击楫奋进。随着兰州新区的不断建设发展,新区国有企业也必将乘风破浪,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记者魏晓倩)

2018-12-21 ——兰州新区国有企业发展综述 6 6 兰州新区报 c100815.html 1 当好新区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排头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