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尚敏贤 刘海涛
7月22日至24日,我市普降中到大雨,局地出现暴雨乃至大暴雨。
受强降雨影响,我市境内G75武罐高速、G8513成武高速、G7011十天高速3条高速公路和G212线、G316线、S206线等11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多处中断,严重影响救援和群众安全出行。其中,位于武都区三河镇境内的S206线K2+100—250段全幅(三河镇竹林村)及K9+800—K24+000段的路基被洪水严重冲毁,道路完全中断。
灾情就是命令,抢险就是责任。
24日凌晨,在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统筹调度下,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武都公路段接到命令后,迅速抽调人员携带大型挖掘设备紧急前往三河镇竹林村S206线K0—K10段,进行道路抢险保通工作。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安排部署,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第一时间集结抢险力量开展抢险保通工作,武都公路段经过连续奋战,于26日凌晨1点30分成功抢通了K2+100—250段的便道,保证了救灾车辆、机械设备的正常通行。K10段的便道也在26日下午5点顺利抢通。”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武都公路段段长雷军平告诉记者。
随着该路段的抢通,支援力量也不断奔赴三河镇。
26日下午,省交通运输厅安排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统筹调集甘南、定西、白银、临夏公路中心组建4支公路应急抢险突击队赶赴陇南,全力支援开展公路灾毁应急抢险。
27日早上7点30分,接到命令的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集结出发,赶赴陇南开展道路抢修工作。
29日早上,三河镇的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记者来到S206线定西公路中心作业点,只见挖掘机、装载机来回穿梭,不断将石块、树枝、淤泥挖出并运走,工作人员挥舞着铁锹,紧张而有序地作业,大家齐心协力,抓紧时间为群众和救援车辆抢通出行道路。
“我们抽调了45人,于27日下午2点赶赴S206线开展公路抢通工作。经过两天半的奋战,已初步抢通一处完全中断道路,解决了三河镇宣河、歇台2个村600多名群众的出行问题。”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路计划科副科长石彦军说。
此次驰援陇南的4支公路应急抢险突击队与时间赛跑,与险情较量,在陇南境内S206线贡献甘肃公路的“橘色”力量。
经过不间断的奋力抢险,截至28日下午4点,定西公路中心累计清理塌方、泥石流720立方米,平整错车道400平方米,涵洞清淤34立方米,路基填筑3055立方米,石笼防护30立方米,改移河道350米;白银公路中心累计清理路面污染2100平方米,清理边沟900米,清理淤积物1400立方米;甘南公路中心累计清理塌方、泥石流1225立方米,整修路面及便道710米,修复路基缺口处882立方米;临夏公路中心累计改移河道80米/1400立方米,清理塌方、泥石流1320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陇南境内所有高速公路已于25日上午8点全部抢通;塌方量最大的国道212线已于26日下午5点40分全部打通;28日下午2点19分国道316线江洛上坝1#桥便道顺利打通,至此,陇南境内所有国道全部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