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琼 通讯员 燕宏瑞
连日来,徽县境内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特别是7月22日20时至24日7时许,县内普降暴雨及特大暴雨,泥阳镇张垭豁村降水达到258mm,各乡镇不同程度出现河水暴涨、道路受阻、庄稼被淹、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部分地区电力、通讯设施受损,嘉陵江水流最高值达到5180立方米每秒,省道219线多处被淹,道路一度受阻。
雨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面对严峻的汛情灾情,徽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及时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全县防汛救灾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强降雨乡镇察看险情隐患,现场指导防汛抢险工作。21名县级干部下沉一线,到联系乡镇,实地指导各乡镇落实防汛减灾各项措施。
应急、水务、人武部、民政、住建、自然资源、电力、公安、交通、消防等单位组织精兵强将分赴各受灾点,全力展开救援,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到岗到位。县、乡、村三级联动,迅速成立防汛抢险救援队,干部群众化身应急抢险队员,开展灾情统计、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救灾物资发放、群众情绪疏导等工作。
各个灾情点、隐患点,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身影……
7月23日,泥阳镇遭遇暴雨袭击,导致河水暴涨、道路损毁,下午4时,通往郑垭村灰条沟社的唯一一座便民桥被冲毁,12户42人被困,其中60岁以上9人,儿童6人孕妇2人,村专职化书记杜鹏了解到情况后,立即组织了一支由两名社长、两名群众组成的救援小分队,绕行20里山路,历时3个多小时,将生活物品和应急物资送到群众身边,紧急转移沿河群众并妥善安置。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国道316线道路路面坍塌,水毁严重,无法通行。24日凌晨5点多,徽县公路段抢险队组织装载机、挖掘机、自卸车等大型机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30余名养护人员踏入泥水,迅速开展作业。与此同时,交警部门也在附近设置了警示标志,现场指挥车辆和行人绕道通行。
随着嘉陵江水位的迅速上涨,嘉陵镇多处发生山体滑坡、江水浸漫和路基塌方灾情。江水退下公路后,嘉陵镇第一时间组织防汛抢险救援队,深入一线,与时间赛跑,与险情斗争,采取“人工+机械”的方式,对通村道路、村内道路的淤泥、滑坡、塌方等进行全面清理疏通,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全县各防汛抢险救援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闻“汛”而动,奋战在抗洪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