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土特产半年网上卖了一百三十多万元

小山村搭上电商供应链

人民日报记者 宋朝军

一条高效运行的电商供应链,已经延伸到西北地区的山沟沟里。

甘肃陇南市宕昌县,新寨乡普光寺村的梅花椒密密匝匝、红艳如火。

正值采收时节。一大早,椒农们就开始采摘梅花椒,然后装车运到村里的电子商务服务站。晾晒、加工后,来自陇原大山的梅花椒,摘下不到10天,就通过订单式销售送到各地消费者手中。

今年上半年,普光寺村农特产品电商收入超过130万元,宕昌县电商完成销售额1.38亿元。

不就是开个网店,把农产品放上去卖吗?最初做电商,回村创业的许志杰也这么想。干起来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想产品更丰富、发货运输更及时、把品牌叫响了,咱得搭上链。”许志杰说。

山大沟深,不论是加工、运输,还是吸引客商考察,先得完善交通条件。

“不久前,村里又硬化拓宽了两公里多的村道,运输方便得很。”许志杰边走边介绍。这些年,通过“四好农村路”等建设,普光寺村全铺了沥青或水泥路,当地村村之间也路路畅通。

同时,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在县里支持下,许志杰建起新寨乡电子商务服务站。农产品可以在此储存或寄出,如不需要特别加工,半天就能发货。如今,宕昌县已建成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点244家,乡级电商服务站24家,乡镇物流配送率100%。

除一部分直接发走外,更多的梅花椒被运往山下的加工车间。车间建起不到一年,已有两条加工流水线。筛选机、定量机等20多台机器忙碌着,一小时能加工300多斤梅花椒。

“车间生产可以精准对接订单需求。”许志杰说,能加工的不只有梅花椒,还有普光寺村乃至周边乡镇的40多种农产品。加工后的产品通过电商物流渠道寄发。

在许志杰看来,搭上了电商供应链,大家都获益:借助电商平台,农户与销售、物流渠道对接,农产品销售更便利;产地直供货源品质有保障,成本也低,对消费者有好处;加工车间的工人是村民,又增加一笔务工收入。 (下转第二版)

--> 2024-07-26 土特产半年网上卖了一百三十多万元 8 8 陇南日报 c172872.html 1 小山村搭上电商供应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