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鹏
封泥是古代抑印于泥用以封缄的遗存,也称作“泥封”。最早见于《后汉书》,《后汉书百官志》载:“守宫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在魏晋普及纸张之前,简牍是主要的书写材料。简牍文书在传达邮递时为起到防止揭拆、非法启封、保密、凭信等目的,一般将简牍捆扎或以囊盛装,在捆扎或封口处以泥团封护,并在泥团上抑印官私玺印。这样文书在到达揭拆者手中时,泥团若完好无损,便可证明其转递过程的完整性,而泥团上的印文则代表了文书的来源和凭信。揭拆后,封泥即完成了其使命。封盖文书是古代封泥最主要的用途,此外,封泥还用于封坛罐、囊箱、门关,其意图也是起到封护、保密、凭信、防止非法启封的作用。作为文书封护工具的封泥从先秦一直流行到南北朝。魏晋以后,随着纸张的流行,封泥之制渐废。
关于封泥的历史记载,《周礼·秋官·职金》:“辩其物之美恶与数量,楬而玺之。”东汉郑玄注:“玺者,印也……有所表识谓之楬橥(zhu)。”所谓“揭”,本义是一种作为标记的小木桩,“揭橥”在这里是指类似标签的简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上面提及的“玺之”、“玺书”,都是以“玺”为动词,即“用玺加盖”,意思是用印玺加封往来财物或文书。《吕氏春秋·离俗览·适威》载:“故民之于上也,若玺之于涂也,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以圆则圆。”《孟冬纪第十》中有“修楗闭,慎关籥(yue),固封玺”的说法,可见封泥使用广泛。
关于封泥的使用规范,东汉蔡邕的《独断》中说:“凡章表皆启封,其言密事得皂囊盛,亦用绿囊。”《古今注》载:“凡传皆以木为之,长一尺五寸,书符信于上,又以一板封之。”这说明出入门关之传必须以泥封印才具有相应效力。《后汉书·祭祀志》载皇帝封禅“检用金缕五周,以水银和金以为泥......尚书令奉玉牒检,皇帝以寸二分玺亲封之,讫,太常命人发坛上,尚书令藏玉牒己,复石覆讫,尚书令以五寸封石检。”说明封禅时皇帝是抑印于用水银和金制造的“封泥”上。《东观汉记·隗嚣传》载王元“请以一丸泥东封函各关”,通过将大军据守函谷关比作“以一丸泥东封”,说明封泥缄封之牢固。《拾遗记·前汉上》载:“元封元年,浮忆国贡兰金之泥......常以此泥封诸函瓶及诸宫门,鬼魅不敢干。”说明古时也用封泥来封门关函匣。《秦律十八种·金布律》载:“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ben),以丞、令印印。不盈千者,亦封印之。钱善不善,杂实之。出钱,献封丞、令,乃发用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从中可见先秦两汉时钱币也需要加封。
先秦两汉的史书中对封泥所用的泥质有明确记载有“金泥”“紫泥”“青泥”“石泥”“芝泥”等。其中关于紫泥的有《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二〈仪式部三·玺〉中引自东汉卫宏《旧汉仪》的记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以皇帝行玺为凡杂;以皇帝之玺赐诸侯王书;以皇帝信玺发兵;其徵大臣,以天子行玺;策拜外国事,以天子之玺;事天地鬼神,以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布囊,白素里,两端无缝,尺一板中约署。皇帝带绶,黄地六采,不佩玺。玺以金银縢组。侍中组负以从。奉玺书使者乘驰传,其驿骑也,三骑行,昼夜行千里为程。”所谓的皇帝六玺,“皇帝行玺”为总,“皇帝之玺”用于发给诸侯王的文书,“皇帝信玺”用于调动军队的文书,“天子行玺”用于征见大臣,“天子之玺”用于外夷事,“天子信玺”用于祭祀鬼神。
紫泥之紫,在古文中的意思即为“赤红”,但仅凭颜色赤红,武都紫泥何以引起西汉皇帝的重视,被钦命为御用封泥?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笞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秦始皇帝尝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这是史记中关于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的记载,从中可知刘邦因此遭遇,往后遂自称赤帝子,通过将自己推翻秦朝神化为赤帝击败并取代白帝来确立正统性。秦汉时谶纬巫术风靡于世,这种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说法受到西汉官方的重视,作为刘氏天下正统性的宣告,被大力推广宣传。赤帝本指炎帝,因此两汉以来,多有炎汉之称谓。三国魏曹植《徙封雍邱王朝京师上疏》:“笃生我皇,奕世载聪……受禅炎汉,临君万邦。”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自炎汉中叶,厥涂渐异。”李周翰注:“汉火德,故称炎。”唐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噫大块之气,歌炎汉之风。”宋梅尧臣《读<汉书·梅子真传>》:“子真实吾祖,耿介仕炎汉。”唐玄宗《封东光公主制》:“炎汉盛礼,蕃国是和。”西汉官方强调皇室出自赤帝,而炎汉之观念日渐为人所接受,于是赤红之色在汉朝有了特殊的政治含义,成为皇室御用色调。这或许能解释武都紫泥为何能被西汉皇室看中———“赤红”的武都紫泥恰好迎合了西汉的政治宣传,以其合乎皇室赤帝血裔的颜色,而被指定为皇帝六玺专用封泥。
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所书“古印文作白字,盖用以印泥,紫泥封诏是也。”魏晋以来,纸制品大规模兴起,简牍已日渐衰落,与之配套的封泥也失去原来的使用价值。武都紫泥因其在两汉极高的政治地位,却意外地和皇帝诏书,甚至是皇权本身一体化,凡受诏书者,必先拆紫泥之缄封,所谓“见武都紫泥如见皇帝诏”。两汉以后描写紫泥最多的就是唐代,唐人多仰慕两汉,诗词中多以“汉”自比,如王维《少年行》:“汉军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唐代已经不再流行使用封泥,“紫泥”却频频见于文章甚至是口头语言。唐人所写“紫泥”,并非作为封泥的武都紫泥本身,而紫泥所封之物———皇帝诏,才是诗文中紫泥所要隐喻的主体。
南梁沉约《为始兴王让仪同表》:“徒尘翠渥,方降紫泥,以兹上令,用隔下情。”北周、隋、唐三朝元老裴度《句》:“两人同日事征西,今日君先奉紫泥。”诗仙李白《口号赠征君鸿》:“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送别得书字》:“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凤凰丹禁里,衔出紫泥书。”《玉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谬挥紫泥诏,献纳青云际。”诗圣杜甫《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通籍逾青琐,亨衢照紫泥。”唐代武元衡《送崔舍人起居》:“赤墀同拜紫泥封,驷牡连征侍九重。”唐代李商隐《鸾凤》:“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唐代杜牧《寄澧州张舍人笛》:“遥想紫泥封诏罢,夜深应隔禁墙闻。”唐代白居易《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坐卷朱里幕,看封紫泥书。”《广宣上人以应制诗见示因以赠…居安国寺红楼院以诗供奉》:“香积筵承紫泥诏,昭阳歌唱碧云词。”《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拆紫泥书。”《代书一百韵寄微之》:“恩随紫泥降,名向白麻披。”唐代杨炯《崇文馆宴集诗序》:“封紫泥於玺禁,传墨令於银书。”宋代弃疾《最高楼》:“看明朝,丹凤诏,紫泥封。”清代吴伟业《九峰草堂歌》:“紫泥欲下早蝉蜕,掉头不肯随东封。”
宋代邵伯温《邵氏见闻录》:“旧说武都紫泥,用封玺书,故诏诰有紫泥之名。今阶州,古武都也。山水皆赤,为泥正紫色。然泥安能作封,当时用为印色耳?”宋代的“今阶州”就是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宋人邵伯温认为这就是“古武都”,这种观点对后来考证武都紫泥出处产生了一些影响。《阶州志》:“州东南八十里。”《山川考证》:“紫泥沟,州(阶州)东六十里。”诸如此类,将武都紫泥的产地限定在阶州这一个狭小的范围中,即今武都区三河乡某处,这对后人探索武都紫泥产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导。既然邵氏著作中对封泥用法都有困惑,那么其文中关于武都紫泥产地的推测也就十分可疑。
探究武都紫泥的准确产地,就一定要从紫泥得名的两汉武都郡入手,要厘清武都郡的治所,还需要研究武都设郡之前的武都概念,这样才能结合汉之后武都的变迁历史,得出关于武都紫泥产地的正确结论。
武都道之记载见于汉初相关史料,而“汉承秦制”,可推测在秦国时西汉水流域就已设“武都道”。道是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或边疆地区的县级行政单位。《史记·高后本纪》载:“武都道山崩”。这说明在汉初存在武都道这一建置,秦也可能有其建制,后晓荣在《秦代政区地理》中认为武都道在秦和汉初是存在的,且属于陇西郡。刘琳在《华阳国志校注·汉中志》中提出:“武都疑秦已置县”。《中国历史地图集》将秦武都道标注在甘肃西和县东南,《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也将武都道治所记在今甘肃西和县南。作为地名的“武都”出现的更早。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乃为《东平》之歌以乐之。无几,物故。蜀王哀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后,王悲悼,更作《臾邪歌》《陇归之曲》。”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约在周显王在位年间(公元前368-公元前321年),早于武都建郡两百多年。这个故事的原型出自西汉扬雄《蜀王本纪》:“武都有人,将其子女适蜀。不安水土,欲归。蜀王心爱其女,留之。乃作《东平》之歌以乐之。无几物故,蜀王发卒于武都担土,于成都葬之。盖地数亩,高七丈,号曰武担。以石作镜一枚表其墓。”《蜀王本纪》早已佚之不存,《北堂书钞》《初学记》《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都引之于《蜀王本纪》。这些记载说明,先秦战国时期,成都近邻有个叫“武都”的地方,而且蜀王还纳武都“女子”为妃。学者任乃强考证认为,因先秦时期尚未出现武都道,所以武都指的是武都山。据其考证,最可信的武都山,即今西和县南之仇池山。《华阳国志校补图注》:“武都山名仇池,谓其上原有一大池也。”仇池山在今西和县境内,由此可以初步认为,在先秦和汉初时,今西和县南部地区就已经被称作“武都”,并逐渐发展为秦国所设的“武都道”,至汉初时依然沿用。
汉武帝时征服西南夷,广置郡县。《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西汉元鼎六年置,治所在武都县(今甘肃西和县南)。王莽改名乐平郡。东汉复为武都郡,徙治下辨县(今甘肃成县西)。西晋末废。”《汉书·地理志》载:“武都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乐平。户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口二十三万五千五百六十。县九,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天池大泽在县西。莽曰循虏。”通过这段文献可知,西汉时期的武都郡所领九县中首列武都县,无疑武都县应为武都郡治所。《文献通考·古梁州》亦载:“武都郡九县:武都、上禄、故道、河池、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沮、平乐道”。清人沈炳巽《水经注集释订讹·武都郡》注曰:“武都本白马氐地,汉元鼎六年开以为武都郡,治武都县,今巩昌府成县西北百里有仇池山,山上有仇池城,城东南有武都县故城,即汉武都郡治也”。《明一统志·卷三十五·仇池城》载:“仇池城在西和县南仇池山,战国为白马氐羌国。晋时,杨难当三世据此,后魏于此置仇池郡。旧志,仇池城天生斗绝、壁立千仞、石角外向如雉堞然,惟有一门可通上,有田百顷,泉九十九眼”。仇池城是十六国时期仇池国故城,位于今陇南市西和县南的仇池山上,甘肃省人民政府立有“仇池古国遗址”标志,故西汉武都郡郡治无疑在仇池国故址东南。据考察,仇池故城的东南有一古城遗址,当地居民称之为羊马城。羊马城位于仇池山之东,牛儿坪村(属西和县石峡镇)旁边半山腰,分上下两城,面积将近10万平方米。遗址存有残垣,并有大量汉代砖瓦遗存及陶片,附近有大量新石器时代墓葬和汉代墓葬,且出土文物甚多。由此可推断羊马城遗址为西汉时期武都郡的治所,也即武都县所在。羊马城遗址地处祁山古道中段的寒峡支道上,其北不仅有石峡要塞,也有佛教遗迹八峰崖石窟,杜甫途经此处时写下的《石龛》可以作为旁证,其南则是西高山。另有学者认为武都郡治所武都县位于今西和县洛峪镇,但洛峪其距仇池山和仇池故城较远,位置偏北,虽也有秦汉时的砖瓦遗存,却在地理层面不适合设置郡级治所,疑为秦所置之武都道。
东汉时武都郡郡治南迁、所属县(道)由九减至七。《后汉书·郡国志》载:“武都郡。七城,户二万一百二,口八万一千七百二十八。下辨、武都道、上禄、故道、河池、沮,沔水出东狼谷、羌道”。下辨列为武都郡首县,应为郡治。《甘肃通志·卷三十》:“下辨道后汉移武都郡治焉”。《大清一统志》:“下辨故城在今阶州成县西,旧志云:在县西三十里。”下辨故城在清代成县以西三十里,而清代成县治就是现在之成县城,则下辨故城应在今成县西约18公里,故可推测出下辨道所处位置在今成县以西、纸坊镇以东的区域中。
汉朝以后,武都郡建制依然保留,但因东汉末年的战乱,曹操曾把武都郡民大规模迁徙至扶风安置。到西晋及十六国时代,氐人杨氏所建仇池政权统治武都郡,郡建制未有重大变化,治所依然位于下辨县。晋末,武都郡因战乱而废制。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将西汉时作为武都郡治所的武都县改名为石门县,再重新设立武都郡,以之为治所。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87年),将武都郡改设为武都镇,作为对抗蜀中南朝的军事基地,武都镇的治所从武都县移至仙陵山(今武都区旧城山),这是如今的武都城区在历史上第一次被冠以“武都”之名。西魏文帝大统元年(公元535年),武都镇改为武州。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将武州改为武都郡,治所位于将利(今武都区东南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武都郡为武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州为郡,复置武都郡。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武都郡为武州。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将武州更名阶州。阶州自此沿用至直到清末,中华民国时才被重新恢复为古称“武都”。
宋代邵伯温之所以会误把阶州当做两汉的武都,极有可能是受隋唐时期武州、武都郡之间的反复使用影响,邵伯温直观地从唐代历史中发现阶州先前称谓即武州或武都郡,便以为《汉旧仪》所说的“武都紫泥”出自唐之武都郡,即宋之阶州,若以此为依据,认定今武都城区“东南八十余里”为古武都紫泥唯一出产地是不妥当的。
《汉旧仪》作为汉代宫廷礼仪记述之书,其所载的武都紫泥的“武都”最可能来自西汉建制。因此“武都紫泥”的原始产地,最有可能位于西汉武都郡治所之武都县附近,而非东汉时期作为武都郡治所的下辨县附近,更不可能指的是后世被冠以武都郡之名的仙陵山、将利等地。前文已论证,西汉时期武都郡治所武都县位于今西和县东南部,祁山古道中段的寒峡支道上的羊马城遗址处,北面不远处就是石峡,南面则直接毗邻西高山、米仓山。可以推断,武都紫泥的大致产地,当在今陇南市武都区东北、西和县东南到成县纸坊以西的三角形区域中,即今米仓山、西高山一带,而在这一区域确有发现大量红色泥土,譬如在米仓山附近的武都区柏林镇袁家坝村“武都紫泥”矿采集点就有发现符合关于武都紫泥文献记载的“紫泥”。今后若深入进行武都紫泥相关探究,就可以将范围直接圈定在西高山、米仓山邻近区域中。
武都紫泥之所以在历史上声名显赫,主要因为它曾作为汉朝御用封泥而专配皇帝六玺,两汉四百年间所有出自宫廷的中央文书一律都用武都紫泥缄封,这就令武都紫泥充分地和汉朝天子的权威结合,成为人们心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天子诏书的象征,这一独特文化现象频繁出现在魏晋之后文人的诗词文章之中。即便经历千年的沧桑,时至今日,武都紫泥再次成为考古学者研究古代职官、典章、制度的重要历史文物,依然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今天若要重新发掘武都紫泥的文化价值,继承武都紫泥的文化精神,就应当着重从武都紫泥在两汉的用途入手,通过不懈努力,普及武都紫泥的历史地位,争取让武都紫泥成为今天武都最好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