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由敦煌观初唐气象

刘居荣

近期,天水籍作家陈继明的长篇小说《敦煌》一书出版了,该书让人看到了敦煌宏大的艺术殿堂,感受到了敦煌的色彩之美、语言之美、生灵之美。

小说《敦煌》以唐代贞观时期为时间背景,以李世民的御用画师祁希为主人公,书写王朝征战、凡人开窟、宫廷画师造像的故事;以瓜州、沙州为空间背景,书写河西走廊上的民族融合故事;以令狐家的动荡,书写普通人的牺牲和抗争。作者书写了敦煌独有的颜色、天地,更写出了敦煌的忧伤、慈悲、博大,兼具历史的和美学的、民族的和人性的、知识的和趣味的诸多特征。

当唐王朝与吐谷浑烽火再起,祁希决定请旨辞阙,跟随李大亮的军队征战,之后他来到了梦想的绘画圣地——敦煌,这是小说《敦煌》的主要故事脉络。祁希从此变身普通画师雪祁,开始隐姓埋名、融入敦煌的过程。他结识了吐谷浑人汜丑儿,结识了汉人令狐昌一家,结识了经卷守护人胜觉、智忍花,也结识了粟特人三娘子,敦煌的女儿令狐琴……所有人的奇诡人生与敦煌的风沙雨雪一起,让他脱胎换骨。

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定高昌和安西四镇,丝绸之路全面畅通。在历史和虚构的交织中,作者勾勒出初唐的盛世端倪,在石窟、造像、彩绘的陆续诞生中,为我们展现了唐代敦煌艺术何以如此昌盛。

书中的故事线条纷繁却不复杂,纵横交织而又错落有致。三条故事线围绕着主人公祁希徐徐展开。故事中的雪祁一直在寻觅,寻找身为画师的终极意义。三条主线最终呈现为三幅敦煌壁画,无论是《童子礼佛图》,还是吐谷浑人的迁徙史,或是雪祁自己在敦煌感悟而成的《金刚经变》,都有着主人公对生命、艺术的思考。前人留下的敦煌壁画,为后人的艺术创造提供了源泉,精湛的技艺和绚丽的色彩在一代代的传承中,不断突破,融古开新,继承发展,展现了敦煌艺术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敦煌》对敦煌各民族,特别是吐谷浑人的生活学习劳作,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描写,此外,将儒家文化、耕读传统渗透其中,展现了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独特魅力。

小说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既写出了唐代玄武门之变的惊心动魄,也写出了唐代敦煌的发展和变化,更写出了民族融合过程中的爱恨交织。作品里的文字沉淀着生命万物、历史沧桑,从历史的滋养中建构起文学的敦煌。在关于石窟、经卷、彩塑、壁画的故事之中,我们看到了敦煌的斑斓色彩,看到了三危山的肃穆庄严,更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峥嵘气象。

(《敦煌》,陈继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2025-02-25 2 2 甘肃日报 c210833.html 1 由敦煌观初唐气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