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稳步推进、特色产业焕发生机、民生工程温暖人心……瓜州县幸福指数不断加码、发展底气不断增强的背后,离不开瓜州财政系统的高效托举、有力支撑。
近年来,瓜州县财政系统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把聚财理财稳财作为财政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全力以赴在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中拓展新空间、发掘新动能、谋求新突破。2024年,瓜州县财政总收入27.06亿元,同比增长3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04亿元,同比增长41.4%,财政收入翻番创新高,稳定增收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稳固。
拓宽接续财源,架稳持续增收“顶梁柱”。瓜州县坚持“全县一盘棋”抓收入,全力培植壮大财源,实行财源建设与经济运行同安排、同调度,深入分析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税收态势,推动收入质量持续优化。特别是高度重视骨干财源建设,立足“工业主导型”定位,始终把实施强工业行动和工业强县战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财政增收提质的“主引擎”。近年来,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投入债券等各类资金20亿元以上,保障实施了柳沟综合服务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北大桥园区输水管线、柳沟园区天然气管网建设等一大批“一区三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力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要素向园区集约。“筑巢引凤”基础日趋完善,园区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了能源发电、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现代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入驻企业达到185户,规上工业企业85户。同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培植税源、推动财源提质增效的“第一动力”,每年安排招商引资经费超过2000万元,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聚焦“短链”延长、“弱链”变强、“断链”连通,建立“双链长”机制,组建煤化工、硅材料等4个专职招商小分队,绘制招商图谱16个,储备投资清单80个,推动产业链精准招商、以商招商、顾问招商。成功签约落地欧昊等亿元以上项目25个,宝丰等一批百亿级重大投资项目相继落地实施、建成投产,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省内第一台50兆瓦分布式调相机建成调试,储能装机规模达到859兆瓦时,“风光氢火储”多能互补、“发输储用造”协同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实现了“壮藤结大瓜”,财源建设成色更足、财政增收渠道更宽。园区税收由2021年的2.1亿元增至2024年的9.8亿元,纳税千万元以上企业达到8家。
做活变量财源,打造经济增长“强引擎”。全面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等税费支持政策和助企纾困各项措施,坚持“放水养鱼”,用当前的“退”换取长远的“增”,切实做到“应减尽减、应退尽退、应享尽享”。2022年以来,累计为200多户企业退税近16亿元,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增能,成为经营主体的“及时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涵养财源注入了源头活水。全力以赴保障财源建设,每年安排财政资金6000万元以上,落实落细各项工业激励措施,企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加大“财金协同”力度,积极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组织开展“金融机构进园区”助力活动,每季度组织银行行长进园区,每半年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帮助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需求,聚力打通企业融资堵点。合力打造“政银企”命运共同体,结合省市“包抓联”企业行动,聚焦服务企业发展,密切关注企业“生存之难”,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之困”,帮助实现企业“预期之稳”,累计为105户企业融资50亿元。与此同时,把向上争取资金作为重中之重,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盯中央、省、市各级资金投向、政策动向,研究吃透政策,优化项目储备,坚持守好“存量”,奋力扩大“增量”,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力以赴做好向上争取工作。
创新体制机制,探索税费共治“新路径”。坚持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增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大抓财源,抓大财源”思路,建立健全财税联席会议机制,把财源建设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汇聚财源建设合力。完善财源建设激励制度体系,引导各级各部门培植优质可持续财源,以年度收入预期为驱动,突出骨干税源拉动作用,盯紧风光电等支柱税源,强化税收监测分析,牢牢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推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三年来累计增税近10亿元。树牢“防流失就是促增长”理念,持续加大协税护税力度,严管政府投资项目、零建、外建税收征缴,深挖新能源上下游企业潜在税收,实现增收1亿元。坚持向政策要收入,合理合规提高土地出让单价,科学征收土地租赁费,切实提升土地资源创收能力,累计增收超2亿元。
百舸争流千帆竞,长风破浪正当时。今后,瓜州县财政系统将进一步精打细算、精准发力、用好政府“钱袋子”,集中财力办大事,奋力推动财政事业再上新台阶,为瓜州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