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传统年俗】

人间至味是团圆

文\汪志

小年的停泊,是年的启动。

小年一到,喜气萦绕,有的人给工作做最后的收尾,有的人收拾行囊,有的人跨越山海奔赴故乡,有的人守候在家里擦拭灶台、做糖瓜……

小年,起源于祭灶制度。祭灶,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作为国家“五祀”之一,祭灶十分重要。作为祭祀的主体,原先是祖先,后来演变为一个神祇——灶神。相传,灶神是玉帝派往人间,掌管天下饮食之事,并且负责家家户户的言行监督。而到了小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复命,因担心灶王爷乱说,人们开始用祭祀的方法,企盼灶王爷说出的话也能是甜甜美美的。

小年,到如今更是作为年的开端和序曲。在民间有“过了小年,长大一岁”的说法,此时,城乡到处洋溢着迎接新年的节日浓厚氛围。这不,有谚语云:“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

最先红火的是春联。春联,是过年的名片,是春天的请柬,也是特有的春节符号,家家户户都离不了。从小年这一天开始,街道上卖春联的比比皆是,只见街道两旁摆满了红彤彤的春联,红红火火一片,顿时让人感觉心里暖洋洋的,年的氛围才真的浓了。

紧接着就是置办年货。过大年,置办年货是千家万户的“重头戏”。小年一到,人们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往往就是“年货办好了没有”?现如今,年货市场的商品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商家们也会开始各种大促销,让利打折,买一送一,花样别出。而最热闹的就是菜市场了,此时的菜市场人满为患,挤得水泄不通,一直到大年三十下午才逐渐消停下来。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欢欢喜喜过大年”,这首童谣宛如一抹鲜艳的色彩,为春节涂抹上更为浓郁的喜庆色彩。而小年一到,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过年穿新衣是孩子们最重要的一个期盼,也是从汉代开始留下来的传统习俗。此时,孩子们在大人们的引领下,从这个商店逛到那个商场,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新衣服,大人通常会选择红色作为新衣的主要颜色,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着吉祥、幸福和繁荣。除了红色,人们还常常在衣服上添加一些图案或者装饰,如福字、鱼鸟、花卉等,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祈愿。

小年这一天的“重头戏”还是祭灶。很多农家都会在厨房里张贴一张印有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的年画,两边配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企盼来年五谷丰登,衣食无忧,身体健康。这一天,家家户户还会制作一种地方特色美食,如饺子、长寿面等。在甘肃张掖很多地区,小年这天要制作一种叫“粑粑”的美食,外面是粳米粉和糯米粉包着,里面是用肉菜和成的馅子,极像包子,烙熟后美味十足。

此外,从小年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清理家里的废弃物,将屋内墙壁的灰尘全部扫净,干干净净迎接春节的到来。

过了小年,归家有期,团圆不远。从小年这一天起,远方的游子踏上归途,家中的亲人张罗起过年。在人们对新年的期盼里,在迎新年的忙碌喜悦中,年就这样静悄悄地走来了。年味,也在这些琐碎却温暖的仪式里升腾,传递着脉脉温情,书写着新的关于年的记忆。

小年已至,大年不远。一年辛劳,一年风雨,只为岁末的团圆喜乐。就让我们静静期盼,这一年中最温暖的日子。

--> 2025-01-22 【传统年俗】 2 2 甘肃日报 c205628.html 1 人间至味是团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