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唯伟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2024年,定西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实施“人才赋能”工程,积极开展引才工作,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定西市抢抓高校春招秋招“黄金窗口期”,先后赴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西安等地重点高校开展赴外引才活动,并在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省内高校举办“才聚陇中 智汇定西”定西市人才引进专场宣介会,充分展现“药都薯乡 壮美定西”的引才诚意。
敬贤礼士、尊才敬才的格局,不拘一格、选才引才的视野,多策并用、育才用才的手笔,让越来越多的人才看好定西、选择定西。
求贤若渴 虚位以待
近年来,随着定西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医药、马铃薯、草牧、种子种业、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新型能源等重点产业方兴未艾,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愈加紧迫。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招揽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保障定西追赶发展是我们作为人才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定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张昊翀说,“为进一步创新引才方式、提升引才质量,2023年底,我们就开始谋划2024年赴外引才工作。”
2024年以来,定西市紧盯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需求,共发布事业单位人才岗位需求558个704人。其中,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202个229人,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岗位需求356个475人。
岗位覆盖卫生、教育、农业、文化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
2024年9月份,“甘肃省2025年选调生招录暨高层次人才引进宣介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的报名现场,人头攒动,定西市委组织部门积极宣介定西市人才政策、招引人才。
以此次宣介会为纽带,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颉海雯被定西吸引,2024年11月份入职定西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定西交通便利,产业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政策待遇也非常具有吸引力,为引进人才提供了全方位保障服务,让我们能够安心工作、顺心生活。”颉海雯说。
正如颉海雯所感受到的,近年来,定西市立足打造全省有比较优势的人才集聚中心,健全完善人才“留用育引”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聚力保障高质量追赶发展的若干措施》。
人才落户、安家补助、生活补助、住房保障、配偶安置和子女入学……定西市出台举措30条,营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政策环境,让更多“千里马”聚集定西竞相奔腾……
市县财政每年列支4500多万元用于落实引进人才相关待遇,新引进的博士和正高级职称人员最高补助52万元、“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和副高级职称人员29万元、“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17万元,建设市级人才公寓800多套,全方位服务保障各类人才。
汇才集智 双向奔赴
2024年定西市赴外参加大中型校园招聘会12场次,举办“定西市人才引进专场宣介招聘会”16场次;
引才足迹遍布高等院校相对集中的全国8个主要城市,吸引了400多所高校的2700多名优秀毕业生前来报名;
通过面试、考察、体检等程序,539名优秀毕业生成功签约,在定西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
“2024年人才需求岗位与定西追赶发展需要高度契合。引才公告发布后,社会关注度很高,电话咨询和现场咨询的毕业生相比以往明显增多。”定西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科长包强介绍。
“我今年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引进到定西市畜牧兽医局。最初我是怀着试试的心态报的名,但引才团队的热情、求贤若渴的诚意、无微不至的服务,让我坚定了来定西的决心。”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梁春花认为人才引进给了她一个创业的际遇。
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充分征求用人单位意见是2024年赴外引才工作的亮点之一。
“作为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我全程参与了报考本单位考生的面试考核工作。能够更直观地评价每一位考生的现实表现,为我们选准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定西市人民医院院长周杰尚说。
发展的定西,以其精准的引才方式,呼唤人才——
定西市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依托中医药博览会、马铃薯大会等重点节会,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关系,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指导、人才飞地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02人次,创建专家工作室12个、省级协同创新基地3个,有力支持了定西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大力实施“人才归雁”工程,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设立在外人才联络站,“点对点”支持企业人才引进,统筹人社、工信、农业等部门联动举办网络招聘会18场次,引进专业技能、经营管理等领域人才1400多名;
积极与定西籍在外优秀人才协调沟通,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成都等地建立了在外引才联络站,广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引导1.2万名大学毕业生、农民工、企业家回乡返乡创业;
与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建立了人才协作关系,进一步强化了校地双方在学生就业、假期实践、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为开展在外常态化引才、精准化引才提供了良好平台。
力度空前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举措,让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定西、扎根定西——
2024年通过赴外引、集中引、自主引等方式,定西市全年引进各类人才539名,其中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277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较上年度提高24.5个百分点,签约人才覆盖了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等71所高校。
签约人才领域涵盖了市县(区)教育、医疗、农业、文化和生态环保、招商引资、国土规划、数据管理等领域94个用人主体,包含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等民生保障领域和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等新兴领域。
搭建平台 筑巢引凤
“近年来,定西市持续在优化生态上出实招,在搭建平台上下功夫。衷心希望各位优秀人才到定西来拼搏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4年以来,定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李继红先后在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宣介招聘会上向广大优秀毕业生发出邀请。
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
如何让“英雄有用武之地”,让人才专心干事创业?
定西的答案是:搭平台、建阵地,让各类人才有获得感,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定西市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创新链,组建成立定西宽粉产业研究院和黄土科技创新产业研究院,培育省级研发平台14个,创建国家星创天地7家、省级创新基地22家,建成科技小院11个,挂牌运行“青定智慧谷”孵化器。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带动机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4家,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5家,组织市内90多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联合搭建产业发展创新联盟,转化科技成果189项,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
“今年我被引进到定西职业技术学院。学院领导详细了解了专业特长后,结合学院实际组建了由我负责的研究团队,并协助申请了研究项目,这让我能够充分发挥所学的专业知识。”2024年引进的博士研究生任昱鑫对学院的安排感到非常满意。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共求所为。
为了让引进的人才更好地实现人岗相适,定西市修订了《人才引进使用管理办法》,将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最低服务年限由5年调整至3年,硕士工作满1年、本科生工作满3年可在市内有序流动,从联系帮带、职称评审、项目扶持等方面制定个性化措施跟进培养,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引才现场,也是推介展示平台。茶歇期间,定西薯条、岷县点心、黄芪饮料、浆水酸奶、通渭苹果等具有定西特色的茶点和饮品琳琅满目,户内外宣传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定西市文旅宣传片,让更多的外地学子了解定西,用“一城真心”换“一见倾心”。
聚力同行 共创未来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在“聚”,目的在“用”。
定西不仅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揽人才,而且以求贤若渴的态度爱惜人才,坚持做好引才“后半篇文章”。
通过大力实施引进人才培养“青苗计划”,每年对新引进人才全覆盖开展入职培训,并结合专业特长和用人单位实际重点培养,由用人单位班子成员或业务骨干联系帮带,有效提升了定西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潜力和综合素质。
持续加大人才培养选拔力度,定期组织人才参加赴外培训、国情研修、市(县)情考察等活动。推荐参加“西部之光”“陇原之光”等人才培养计划33人,推荐入选省领军人才16人、陇原青年英才22人,评选市拔尖人才42人、市领军人才44人、定西青年英才99人,支持申报省级人才项目17个、市级人才项目13个,形成了人才梯次培养体系,畅通了人才成长成才渠道。
“我刚刚入选了甘肃省第十批‘陇原之光’人才培养项目,获得了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全脱产学习1年的宝贵机会。希望在学成归来后,能够为家乡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2022年引进人才郭辉对脱产研修信心十足。
定西市有3000多名引进人才奋战在教育、医疗、农业、科技、生态、文化等各条战线。为了陇中大地的发展,为了心中不灭的理想,他们充分展现着自己的本领和才干,奋力燃烧着火热的青春与激情。
如今的定西大地,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
同心筑梦、并肩追梦、携手圆梦。站在新起点,定西市将继续深入实施“人才赋能”工程,大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围绕加力纵深推进“一区三地”建设,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最优的服务全力消除人才后顾之忧,以最优的政策激励人才干事创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定西提供坚实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