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 杜雪琴
“手臂再放松一点,注意保持微笑。对,很好!”
临近年关,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乌兰牧骑排练厅里更加忙碌了。
270平方米的排练大厅里,乌兰牧骑副团长乌力吉正带着队员们为即将在金塔县举行的“山河诗酒泉,最美一瞬间”主题晚会做准备。
乌力吉告诉记者,他们正排练的节目是《激情瞬间 欢腾草原》。“我们融合了蒙古族的马头琴、舞蹈、呼麦等艺术形式,讲述一位热爱篮球的蒙古族少年在草原上成长的故事,展现肃北县举行的‘村BA’球王争霸赛精彩瞬间。”乌力吉说。
排练大厅里,大家精心打磨剧本,反复练习每一个舞蹈动作。
“33名演员,每天要排练6个小时,已经持续半个多月了。”乌力吉说。
成立于1974年的肃北县乌兰牧骑,是我省唯一一支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
5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走进蒙古包、农牧村、厂矿车间、边防哨所,以“文化串门”的形式,为全县各族群众送去了欢乐。
“今年已累计演出148场。”乌力吉说,肃北县县域面积广,乡镇之间距离远,一次下乡演出就要三四天,来回近千公里。
“这么辛苦,为啥劲头儿还这么足?”记者好奇地问。
“听我讲个小故事。”乌力吉说。
有一次在马鬃山明水边境派出所演出,演员有20多名,观众却只有5名。这5位民警常年驻守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戈壁滩,用青春守护着边境安宁。
当歌手唱到“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时,两名民警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歌声打动了他们,他们也感动着我们。”乌力吉说,最后,所有人满含泪花合唱完了这首《少年壮志不言愁》。
“像这样的故事太多啦,讲一天都讲不完。”乌力吉笑着说。
群众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群众喜欢什么,乌兰牧骑就演什么。
今年,肃北县乌兰牧骑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肃北雪山蒙古族婚礼”为主题,通过创新创编,用文艺表演形式将蒙古族婚礼习俗搬上舞台。
乌兰牧骑独幕剧《守边人》、舞蹈《英雄》《炫舞灵》、器乐演奏《万马奔腾》、相声《龙年来拜年》等文艺作品在多个大赛中获奖,深受群众喜爱。
乌兰牧骑的歌舞走进了蒙古包,走向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精心编排的《灵动祁连》《萨吾尔登》等原创舞蹈,还在上海、贵州、天水等地进行了交流演出,展示了肃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我们不仅给群众送去欢乐,更让文化的嫩芽在他们心田扎根成长。”乌力吉的眼睛里闪着光。
这些年,乌兰牧骑结合肃北县民族特色、区域特点,创造性打造的“法治乌兰牧骑”普法品牌,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群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学到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这种普法形式效果非常好!”说起“法治乌兰牧骑”,肃北县紫亭社区党委副书记乌仁高娃连连点赞。
乌兰牧骑还持续开展“法治文艺进乡村”“法治乌兰牧骑走边防”“法治乌兰牧骑进企业”等一系列法治文艺演出活动,以更直观、更形象的方式把法律法规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以蓝天为幕布,以草原为舞台,肃北县乌兰牧骑把文化大餐送到每个蒙古包。他们用情用力讲好肃北故事,成为肃北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