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渭源:河畅景美 水城共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乔彩凤 殷源远

走进冬日的渭河源头,独具一格的自然风光和巧夺天工的冰雕交相辉映,展现着渭河源头独有的魅力。

渭源,以水而名,因水而兴。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当地纵深推进河湖长制,持续深化全域治水,打好碧水保卫战。

如今的渭河源头,河畅景美,水城共融,人水和谐。

健全机制 形成治水合力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渭源县立足建设美丽幸福河湖目标,分级分段建立县、乡、村三级河湖长体系,统筹承担“管、治、保”责任,建立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

渭源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每年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召开河湖长制工作会议、签发河湖长令,分析形势、明确任务,高站位谋划部署,高标准推动落实,切实做到守水有责、管水担责、护水尽责。

渭源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县级双总河长带头巡河履职,11名县级河长深入流域巡河调研,以上率下,带动各级河长积极履行职责,2024年前三季度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湖达2.8万多人次,协调解决河湖水生态环境问题53个。

同时,渭源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了“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河长+雪亮工程”“河长+巡河员”“河长+保洁员”等“河长+”机制,健全河长会议、工作督查、验收考核、问责与激励等系列制度,形成党政同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治水管水工作合力。

如今,渭源县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岸边水草丰茂,河中水鸟嬉戏,“母亲河”焕发出新活力。

系统施治 共建生态绿廊

水生态环境的改变不仅需要精细化的管理,还需要整流域协同治理。

渭源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结合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投资1.67亿元建设了黄河流域渭源县水生态综合治理及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把渭河城区段打造成集“亲水、休闲、运动、观赏”于一体的生态绿廊。

同时,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优化水资源配置,投资2.45亿元,实施了北部、东南部供水水源置换工程及引洮一期定西市西南部农村供水工程,让全县人民喝上了洮河水。

立足渭河源头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美丽河湖串联起城镇、乡村、景区,成为保障沿河生态、承载福祉、寄托乡愁的美丽风景线。

2023年,渭河渭源段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成为定西市唯一一条入选省级美丽幸福河湖的河流。

以水兴产 以水惠民

如今,从渭河源头顺流而下,渭河源4A级景区、鹿鸣谷、路园镇高原夏菜产业园、清源镇花卉产业基地……处处呈现出一派以水兴产、以水惠民的景象。

渭源县做大水美经济,以水为媒撬动产业发展。渭河渭源段省级美丽幸福河湖的成功创建,串起了渭河沿岸的美丽乡村、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绘就了一幅城乡共富的美丽画卷。

2024年以来,全县共举办渭水文化旅游季等系列活动赛事69项192场次;接待旅游人数360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0亿元,分别增长57%、107%。

此外,渭源县大力发展“川河经济”,支持沿岸群众大力发展高原夏菜、现代农业、花卉产业、乡村旅游等。渭河沿岸累计建成观光旅游长廊23公里、文化展示节点5个、生态公园4处、产业基地11处,形成“连乡成片”“跨乡成带”“集群成链”的产业发展格局。

--> 2025-01-15 2 2 甘肃日报 c203682.html 1 渭源:河畅景美 水城共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