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武
去年回陇东老家,看到村里的戏台焕然一新,内心为之一动。
往事总是需要记忆的,当有一天孩子们问到我们的童年,总是要有故事给后人看的,那就说说故乡的秦腔吧。
秦腔起源于古代民间歌舞,历经一代代人的创造而形成和壮大。关陇一带是秦腔的发源、发展之地,是有名的“戏窝子”。陇东人是爱戏、懂戏、敬戏的。从每年的腊月到来年正月二月,各村从写戏、请戏、唱戏到送戏,这是庄户人的精神食粮,也是陇人的衷肠一诉。
寒冬腊月,农事歇停。正月二月,年味散开。这时分,唱戏就是村里的头等大事。老一辈人觉得,唱戏是敬天地的大事。好戏开场,来年就能风调雨顺粮食满囤,戏来心热,戏散农忙。收戏钱、下请柬、派戏饭,方圆百里知名的秦腔剧团,是要“写戏”请来一家热闹一番的,甚至一地戏台刚撤,台下请戏的别地人马已在恭候。
搭台唱戏。黄土台子、钢管木椽、帆布罩顶、清水洒扫,台上戏台,台下戏院。幕布一分,前台后台、音响灯具、勾栏瓦舍就算齐活了。台子正中高挂绣着剧团名称的戏团牌匾。两侧立柱上贴着大红对联,是村里的善书之人精心书写。一切停当,大东风车拉着戏箱戏子进了村,人们便雀跃欢喜,奔走相告,好戏要开场了。
第一场折子戏是登台亮相的见面礼,唱得如何,有没有看头,村里的老戏迷个个火眼金睛。无戏不“过会”,会是庙会,看戏也叫跟会。
戏有昼戏、夜戏。关陇之地,腊月正月,寒气依旧。男人裹上皮袄,女人包上围巾,领上娃娃涌向戏院。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大人们大多爱看夜戏,儿孙们帮着提溜着马扎、靠椅。有些年纪大、行动不便的老人,儿孙们就用架子车拉着看戏的也是常有。这期间,人们之间打招呼的方式也不再是问吃了么?而是问今个看戏去了吗?戏好吗?
记得二三十年前,我常跟着父母去看昼戏和夜戏。白天看戏玩闹窜戏台,涌进后台看上妆。游荡在戏院里,跟过年一样快活。有时看着武生连串空翻打斗,恨不能马上磕头拜师。好奇之余还要到后台探个究竟,撩着帷布看唱戏之人化妆,偷窥戏服弓马,一回家就开始模仿。
在戏场边的零嘴摊前,缠着父母要零钱,吃个豆腐脑,来个玉米卷,要袋爆米花,买只小玩具,一整天的快乐就这么轻而易举来了。晚上还要缠着跟大人看夜戏,看着看着,要么蹴在父母大腿旁,要么倚在怀里或是坐在大腿上,戏还没看完,人已困得梦周公了。有时父亲会背着往家走,有时就让父母从怀里叫醒,吓唬着说你这么瞌睡还非跟着来,明晚别去了。吓得一激灵,乖乖跟着父母打着手电筒磨蹭回家。
秦腔声情并茂,加上黄土高原的辽远苍茫、粗犷高亢,吼一嗓子四座皆惊,又叫“吼秦腔”。秦腔剧目多是历史故事,老戏迷能有腔有调地吼几嗓子,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早些年,庄户人了解历史掌故,感受人情世故,多靠看戏。譬如《三娘教子》《下河东》《开国图》《征北海》《李刚打朝》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老戏。他们看《铡美案》,骂村里的负心汉也叫陈世美;白脸大汉出场,都知道是奸曹操来了……看到精彩处,落泪的、喝彩的,跟着台上的戏曲感受着口耳相传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谦信济忍善,戏是高台教化,戏是往来感怀,更是精神食粮。
又逢年关,一念至此,忽觉:戏从故乡来,应知秦腔事。春草明年绿,看戏归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