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明 马志超
产业转移旨在通过产业梯度转移,优化生产力布局,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甘肃资源能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开放空间广阔、营商环境良好、发展势头强劲,用电成本以及土地、劳动力、用能等要素配置具有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我们要进一步以国内产业转移为契机,紧紧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紧扣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加快放大承接产业转移新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工业投资增长的重要途径。我省的石化、钢铁、有色等产业在全国举足轻重,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是要持续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建设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实现风光大省向风光强省转变,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已培育形成的石油化工装备、电工电气装备、新能源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产业链条提质增效,培育初步构建的兰州石油化工装备、天水电工电气装备、酒泉新能源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二是立足资源优势和化工、冶金有色、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聚焦化工新材料、冶金有色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及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和电子信息等产业链发展壮大和集群培育,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合作交流平台,开展专题对接,为甘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三是进一步放大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兰州生物所、航天科技集团510所等高校科研院所优势,放大提升石油化工、冶金有色、核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较强的工程化技术优势,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扎实的研发基础优势。
拓展承接产业转移新空间。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一是按照合理布局、准确定位、完善功能、整合资源的思路,重点建设一批具有新型产业化特色的园区,增强要素聚集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为发展产业集群提供空间载体。二是优化园区布局。坚持产业园区化、园区专业化,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经营集约的思路,实施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工程,加快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步伐。调整优化现有产业园区布局,增强园区产业发展能力,推动形成定位准确、专业化特色显著、全产业链培育的产业园区。三是提升承载能力。突出园区产业培育和企业壮大发展功能,切实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水电路气房,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向园区合理下放审批监管事项,组建或引入投融资运营公司。围绕市州产业发展格局,紧盯主导产业招引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四是建设“飞地园区”。按照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扶持政策,推进东西部合作,加强省级政府间的协调推动,探索推动园区托管,实行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推动张掖市与温州、武威与无锡合作共建“飞地经济”零碳产业园,实现资源共享、配置优化,促进园区创新发展。
做优承接产业转移新环境。营商环境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进一步落实“一项一策”“一企一策”重点项目帮扶计划,加强行政审批、要素供给、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服务质效监督,协调解决企业和项目合理诉求,保障把产业承接稳、留得住、发展好。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等创新试点城市经验做法,主动对标对表,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优质营商环境。此外,学习借鉴中要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有甘肃特色的营商环境品牌。二是完善配套措施。省直相关部门要努力提升数据共享和应用深度;对需要完善调整的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要按照程序适时修订或调整;对涉及管理方式、管理权限、管理层级调整的改革事项,要夯实监管责任,逐项明确监管措施,推进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三是强化督促检查。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地营商环境的监督,及时总结梳理、宣传推介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推动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做强承接产业转移新队伍。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应对新变革,实现人才工作供给侧与产业技术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要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促创新,推动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高度匹配、深度融合,实现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一是围绕“产业地图”精准引才。聚焦我省优势产业需求,建立产业人才信息库,绘制“产业地图+人才地图”,同步实施项目引才、智库引才,精准引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依托“乡情纽带”同步招才。组建人才孵化联盟,依托驻外人才工作站等协同开展“双招双引”,推动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引,引导重点人才跟着企业项目走。激活“人才飞地”高效聚才。大力推广“研发+转化”“总部+基地”的人才飞地模式,推动企业在成都、重庆等地区建设“飞地”研发试点中心,集聚高端人才,转化科技成果。二是协同育才强素质。搭建“政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联合省内高校与本土龙头企业实施“双元制”教学,培养“双师型”人才,为企业“订单式”输送技术技能人才。优化结构促提升,推动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新设面向产业一线的专业,组建起主导产业专业群,把专业建在需求链上,实现人才供给端与产业需求端的“同频共振”。三是坚持政策赋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制定专项政策,给予引才补助,支持“一事一议”“一人一策”,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的政策支撑。坚持金融赋能,助力人才创业保障。坚持数字赋能,优化人才服务生态。推出掌上人才绿卡服务平台,选派人才服务专员,形成点对点的定向服务机制,为人才提供个性化“保姆式”服务,统筹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关键小事”。
作者单位:省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