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甘肃云·融媒集萃】

天水:生态避险搬迁实现“安居梦”

天水市融媒体中心

屋外天寒地冻,屋内暖意融融。在张家川县川王镇铁洼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川王镇哈沟村村民张义思正在给镇上的干部讲自己搬迁后的幸福生活。挪出穷窝,告别深山,一直是张义思不敢想的事,看着如今平坦宽阔的道路、崭新的楼房,他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这里交通比之前好多了,搬下来的好处太多了,光是娃娃上学这一件事就特别方便。”张义思说。

张家川县川王镇铁洼村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占地90亩,分两批搬迁130户,涉及哈沟、松树湾、铁洼、海湾四村的搬迁群众。张家川县川王镇人大主席师广文表示,“房屋为两层框架结构,户型设计为五室一厅、两卫一厨,建筑面积150.2平方米,已全面完工。搬迁的130户群众中已有96户领取了钥匙正在装修,33户群众已经住进了新房。”

自全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张家川县积极开展搬迁对象调查摸底和认定工作,计划2022年至2026年共搬迁群众1153户,目前已完成搬迁1125户,占比达到97.6%,实现了5年任务4年完成的目标。

“张家川县2024年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590户,安置房已全部建成并达到入住条件,其中,统规自建房安置505户,建设集中安置点13个,分散自建房安置31户,回购空置房安置54户。”张家川县自然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主任王刚介绍,为了保障搬迁群众按时入住,县政府还投入巷道硬化、通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00万元。

搬离大山只是第一步,最终还要让群众留得下、能致富。为确保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张家川县积极培育食品加工、特色水产、畜禽养殖、大棚蔬菜和中药材种植等新型产业项目20个,解决群众就业岗位1600多个,有效保障了搬迁群众搬得安心、住得放心。

在张家川县中部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刘堡村村民豆换琴正在进行串收番茄的清棚工作,从刘堡镇丰银村搬迁到刘堡村后,经过村镇干部介绍,她在园区找了一份工作。“新房子宽敞明亮,住着很舒服。平时在旁边园区里上班,一天可以赚100元,一年下来能赚3万元左右。”豆换琴说。

张家川县中部蔬菜产业示范基地生产经理付海兰告诉记者:“基地自运营以来,先后带动15家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户76户400余人就业,季节性用工200多人。”

今年以来,天水市坚持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保护生态安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有力推动对象认定、房屋建设、搬迁入住、拆旧复垦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搬迁入住1303户,占81.59%。此外,县区统筹配套资金5641.17万元用于安置点公路、水管网、电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马仓仓 吕天军)

--> 2024-12-20 【新甘肃云·融媒集萃】 2 2 甘肃日报 c199500.html 1 天水:生态避险搬迁实现“安居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