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水:以工代赈铺就乡村振兴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东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

自1984年启动实施以来,以工代赈先后经历了以实物形式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货币形式推进脱贫攻坚、以综合帮扶促进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三个历史阶段,已经由一项专项扶贫政策转变为针对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集就业促进、基础建设、救灾赈济、收入分配、区域发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帮扶政策。

40年来的政策实施,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工代赈推出40年来,清水县累计实施项目311个,完成投资2.28亿元,发放劳务报酬3958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特别是“十四五”以来,清水县将以工代赈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结合起来,先后争取国家专项资金4766万元,实施以工代赈项目9个,有效改善了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水县丰望乡2023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位于丰望乡王杨村,总投资399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河堤1200米、护坡3248.75立方米、排洪渠190米。项目采用“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综合赈济模式,组织本地群众务工75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35人次,设置公益性岗位3个,累计发放劳务报酬86万元,人均劳务增收1.15万元,劳务报酬发放比例为22%。

去年8月,项目建成投用,不仅有效治理了生态环境,保障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进一步助推了本地发展空间拓展、强村富民增收和产业结构调整。

走进丰望乡王杨村,干净的硬化路面、稳固的河堤护坡以及便捷的生活设施映入眼帘。河堤两岸,木耳繁育基地里务工群众穿梭其中,正在进行大棚管护、菌棒运输等工作。

“路面硬化后下雨天出门再也不怕泥泞了,现在新修了河堤护坡和污水管道,村子与过去比真是大变样。”丰望乡王杨村村民王军对变化赞不绝口。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丰望乡把河道治理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通过河道治理、护坡治理、公共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打造了和美乡村新样本。

按照“沿河筑堤、沿堤建棚、按棚种耳”的发展思路,整理出河堤两岸土地100亩用于特色产业发展。新建木耳繁育种植基地1处,搭建木耳大棚58座,年种植菌棒14.5万棒,产值61万元,可带动当地群众200人实现就近就业,预计年增加务工收入16万元,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

清水县白沙镇“汤浴温泉”之畔,坐落着一座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小村——温泉村。步入其中,水榭庭院错落有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近年来,清水县在开发温泉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中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建设温泉康养示范基地,打造生态旅游名县,持续打响“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品牌,以深度融合提升发展质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去年,清水县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着眼文旅振兴乡村,投入资金314.5万元,在白沙镇温泉村实施乡村旅游示范村“农推”项目,通过“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赈济模式,新改建农家乐5户,修建停车场626平方米、民俗水景街2400平方米、观光农业基地140亩。

自项目实施以来,组织本地群众务工45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35人次,设置公益性岗位2个,发放劳务报酬46万元,人均劳务增收1.05万元。

村民王红娟看到来村里旅游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她掏钱将自家院子也改造成了农家乐,当起了老板。舒适的环境和可口的农家饭,引得游客越来越多,收入也不错。“现在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说起如今的生活,王红娟笑得合不拢嘴。

依托项目,温泉村实现了村庄面貌的美化升级、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还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增收。

如今,白沙镇温泉村已成为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高标准打造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乡村旅游样板村深受游客青睐。

今年以来,温泉村共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旅游收入240多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13200元,同比增长9%,以工代赈综合赈济效应有力彰显。

--> 2024-12-20 2 2 甘肃日报 c199476.html 1 清水:以工代赈铺就乡村振兴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