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产业重构百业兴

2024年10月9日,群众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日光温室大棚内劳作。

本版图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积石山县刘集乡刘集村延碧河社区高福寿一家在刚装修好的新房合影。

2024年10月9日,航拍的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日光温室大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马国顺 石丹丹 王虎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静

积石雄关下,临津古渡旁。

地震后,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多措并举促进群众稳定增收。针对积石山县各产业间的短板、突出困难,综合考量地震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力重构积石山县产业发展格局。

一年的时间里,全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加快实现产业发展“一年见成效、两年成规模、三年大提升”的产业重构目标。

如今的积石山县,崭新的牛羊繁育中心牲畜成群,农业设施大棚里生机盎然,文旅与传统手工艺产业深入融合,新兴业态遍地开花……一切都灿然新生。

挖掘潜能 重构传统产业

灾后重建过程中,积石山县始终把农业产业项目作为夯实灾区发展基础的重中之重,持续因地制宜壮大特色产业。

冬日的阳光下,一排排高大气派的现代化牧场,在大河家镇陈家村集中安置点旁的山坡上铺陈开来,蓝顶白墙的各种功能圈舍映衬在山坡的积雪中,分外醒目。这片占地196亩的养殖场,是新建成的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陈家村千头牛万只羊良种繁育中心。

母羊舍中,身着免疫防护服的技术人员正在给待孕母羊放置药栓,今年8月刚毕业的大学生马成龙,在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养殖专家车陇杰身边认真观察学习。

“积石山县群众虽然有饲养牛羊的传统,但传统养殖模式粗放,使得牛羊品种混杂、良种率低、效益低下。”车陇杰说,针对牛羊种群品种退化问题,总站专家通过有计划繁殖,采取公母分离、人工授精等技术干预,培育改良牛羊品种,让群众更多地获得养殖牛羊的收益。

陈家村村民高进虎养了一辈子牛羊,第一次看到如此精细化的养殖模式,感慨地说:“在这真的长了见识,良种繁育中心的母羊能同期下羔子,一个星期就能忙完我们平时好几个月忙不完的事,牛羊品质还更好!”

按照规划,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陈家村千头牛万只羊良种繁育中心将每年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全县200户养牛合作社和500户养羊合作社提供良种母牛600头、母羊1.5万只以上,辐射带动全县肉牛、肉羊实现标准化养殖,提升全县牛羊养殖合作社的良种率。

中心还通过“良种联农”“配股带农”“饲草联农”“技术帮农”等组合方式,吸纳陈家村等4个村的732户搬迁群众,额外辐射带动全县2300余户群众实现增收。

一大批产业项目已如期投产,正在显现产业效益,进一步完善的产业运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也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就业增收。

如今,在大力发展传统牛羊产业的基础上,积石山县各类养殖产业同步推进。今年,全县累计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区)22座,牛羊交易市场(点)8个。全县牛存栏8.37万头,羊存栏31.34万只,猪存栏7.19万头,鸡存栏25.12万只,各类养殖企业达856个,建成标准化养牛(羊)小区18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到7700多户。

从弱到强 布局现代农业

除了传统畜牧养殖业,产业重构让现代化农业产业在积石山大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巨大突破。

重建伊始,积石山就立足全县资源禀赋,按照“农业优先型、文旅赋能型”产业定位,瞄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旱作生态农业、丝路寒旱农业的目标,在确保粮播面积、粮食产量、耕地面积“三个不减”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牛羊菜果薯药菌花”等特色产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农业发展综合效益。

以前的积石山,很少有人种植蔬菜。每逢冬季,蔬菜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灾后重建中,积石山县银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关家川乡何家村建起了73座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全力实施灾后重建集中安置后续扶持产业大棚项目。

严寒中的产业大棚里满眼青翠。关集村村民蒲世兰正在大棚中熟练地修枝间苗,四季豆、圣女果、花菜、线椒陆续进入采摘期,长势喜人。

地震后,蒲世兰搬进了新建成的集中安置点,按照她自己的意愿,干部们帮她在产业大棚找了份工作。在这里,不仅有技术员手把手教她种菜,每天还有100多元的收入,再加上土地流转的承包费,蒲世兰的手头宽裕了起来。

在A区4号大棚外,彩色的公示牌格外醒目,牌匾上不仅标注了大棚种植的作物、种植技术人员的姓名,还专门设置了带动安置农户的相关信息。

“这是我们帮扶受灾群众的公示信息。”银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牟文鑫介绍说,公司吸纳了附近安置点的642名群众,每6户群众联合承包一座大棚。群众除了每亩800元左右的土地流转费外,每户每年还能从大棚的种植、经营收益中获得1000元的分红,再加上群众日常在大棚的务工性收入,可实现户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

为支持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公司筹备的平价蔬菜超市已在12月初开门营业,新鲜蔬菜的销售网点开设在全县13个受灾群众的集中安置点,方便群众的生活需求。

扶持受灾地区产业发展,是积石山县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积石山县编制完成了《积石山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业产业发展方案(2024—2026年)》,规划灾后恢复重建农业特色产业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13.54亿元,今年实施的14个已经完工13个。

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灌溉设施等项目,当地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6.34万亩;新建日光温室283座、钢架大棚26座、农产品仓储冷藏保鲜库14个。

科技赋能 助力产业升级

灾后重建一头牵着民生,承载着群众最殷切的期盼;一头连着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农业科技成为当地农业产业重构发展的关键。

响应号召,全省各级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纷纷深入积石山产业重建一线,一手帮助积石山县农业产业“恢复元气”,一手布局传统农业产业的更新换代。

省农科院和州县农业农村部门联合组建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积石山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针对不同农业产业,设立了由专家和技术人员混编的“农科小院”服务团队,深入畜牧业、林果、蔬菜、粮油及中药材等相关产业的生产现场开展农技指导工作快速有效地促进技术力量向一线下沉。

“灾后,我们遇到菌棒出菇量上不去的问题,省农科院积石山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得知后,专家带队来种植基地问诊,指导我们改善温湿度技术控制水平,问题很快就解决了。”临夏禹之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巧红说,“这些专业的指导意见,让公司在关家川乡建设的100座菌棚及时止损并趋于向好。”

为了带动群众共享产业红利,积石山县把科技作为强农惠农的主要举措,不断增强科技助农作用,充分利用中央组织部等6部委“组团式”科技帮扶的有利时机,组建成立了肉牛、肉羊、食用菌、马铃薯、油菜5个科技服务小组,全程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农业产业重构,以“稳粮油、保供给、树新风、防风险”为主题大力开展冬春农民培训,共开展培训28期,培训5100人,其中灾后重建专题培训4期500人,有效发挥了科技示范作用,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薛瑞林是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技术团队里最年轻的专家,灾后重建的一年里,他详细记录了一次次的服务内容:9月27日至29日,免费配发牛、羊人工授精冻配站点仪器、配套设备及备孕药品;11月6日至10日,组织专家开展种公羊调教,并挑选200只体况良好的湖母羊,手把手培训繁育中心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操作;11月19日,工作组再次到繁育中心开展撤栓和输精工作……

在科技带动产业的发展思路下,各类科研平台搭建在了积石山县的田间地头,智慧农业、高效用肥、病虫草害多元高效绿色防控等一系列新技术平台也在这里落地生根。有了专家团队的帮助,积石山县新建成的各类种植、养殖产业园区里,“农科小院”遍地开花,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百花齐放 一户一业促增收

让更多的群众找准自己的发展之路,坚持因村制宜、因户制宜,细化完善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形成规模效应、带动效应,多元化确立产业布局,是积石山县产业布局的长久之计。

按照省州恢复重建规划,积石山县在夯实传统产业的同时,全力推动富民产业发展,并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和美乡村等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一圈一棚一股一贷一岗”联农带农扶持政策,帮助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大河家镇康吊村修葺一新的雄关社区,马二洒的家门口挂上了披红的“雄关人家”牌匾,“家里受损的房子修好以后,大家建议我利用这个新翻修的契机,结合距离大墩峡、临津古渡近的区位优势,把我家的庭院打造成农家乐,发展文旅产业。”

其实多年在城里饭馆打工的马二洒,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后厨经验。他早就想在家办个农家乐,但苦于资金有限,迟迟没有下决心。

震后,大河家镇按照“依托景区、合理布局、突出示范、先开后补”的原则,围绕积石山县积石雄关景区、乡村旅游点和旅游大通道沿线等范围,对区位优势明显、经营效益良好、联农机制稳定的积石山县籍农家乐经营户进行奖补,激励群众开办农家乐。

政府号召,又有7万元政策奖补,马二洒在全村第一个申办农家乐。

社区要办农家乐,干部们忙里忙外,比马二洒还操心。“就连‘雄关人家’这个名字,都是干部们帮着我想的。”马二洒笑着说,“半辈子的梦想成了真,等我做起来,一定要带动更多乡亲一起发展。”

农家乐开了3个多月,马二洒每个月的营业额都在1万多元,附近慕名来吃饭的客人每天都有好几桌。没多久,雄关社区的农家乐就新开了6家。如今,大墩峡景区受灾区域正在加快修复重建,待到明年恢复开放,“大伙儿肯定有得忙!”

重建家园,大伙儿有一分力,发一分光。

在大河家镇新成立的禹宏创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手艺计划乡村就业工坊”,60名当地妇女正在创办者赵廷红的指导下,学习钩织技术,桌面上的花瓶里,已经完成的钩织花卉争奇斗艳。

“手艺计划带动周边60名留守女性、残障人士等待业群体,通过学习手工技能实现在家门口稳岗就业。”赵廷红介绍说,现在学习阶段,每位学员可以通过销售简单的作品,月均增收600元左右。

新产业如雨后春笋,传统手工业也不甘落后。历史悠久的保安腰刀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阳洼村村民韩一肆福,师从保安腰刀省级非遗传承人马白克,如今他也成为县级非遗传承人。与师父不同的是,韩一肆福通过网络直播,招揽了众多客户。

震后,马白克从受损的房屋中搬到了新建的大河家乡保安社区,还没等彻底安顿下来,就开始带着徒弟恢复生产,“四天才能做出来一把百炼锻打纹、镶嵌精美的保安腰刀,外地客商就等在门外,刀子一做好就被抢购了!”马白克笑着说,为了加快供应,他叫上父亲、弟弟一起赶工,仍然供不应求。

“口袋里面有钱了,恢复生活的底气就更足了!”马白克笑着说。在大河家镇甘河滩村保安社区,有52户从事保安腰刀生产经营,年生产手工锻打的腰刀近8万把,带动了周边200多名群众从业增收。

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是助民增收,如何让产业发展行稳致远,积石山县委书记马晓璐成竹在胸:“我们将根据群众搬迁协议和发展产业意愿确定后续配套产业,以群众参与、群众认可、群众满意为导向,精准制定‘一户一业’产业发展计划,通过因地制宜的产业扶持项目,解决群众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一年来,积石山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有效提升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实力、经营活力。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农产品回收、吸纳劳动力就近就业,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就业门路、增收渠道。

隆冬时节,瑞雪纷飞。积石山县重构振兴传统产业、升级提质现代产业、布局发展新兴产业热火朝天,积石山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奔向幸福美好新生活,所见之处,皆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 2024-12-18 2 2 甘肃日报 c199086.html 1 产业重构百业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