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发展的标尺,也是奋进的脚步。
近年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顽强奋斗,尽锐出战、精准发力,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全力以赴稳存量、拓增量、提质量,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实际成效。
截至11月底,全省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19.2万人。其中有输转意愿脱贫劳动力199.7万人实现了应转尽转,创劳务收入1574.6亿元,同比增长5.1%。
如今,广袤田野美丽如画,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特色产业生机盎然,工业产业逆势突围,发展潜能加快释放……一幅更加美好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凝聚合力
就业帮扶机制持续健全
唯干唯实唯先,苦干实干巧干。
2021年以来,结合每年度工作实际,省人社厅会同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印发《关于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的通知》,统筹帮扶力量,压实帮扶责任,细化帮扶任务,强化帮扶举措,提升帮扶实效,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出台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助、乡村就业工厂吸纳就业奖补等帮扶政策,形成较为完备的就业帮扶政策体系。
全面推行交通补助“定额预付”和“免申即享”模式,简化申领手续,确保应补尽补。1月至11月,全省共落实交通补助122.9万人4.56亿元。其中,对跨省就业的92.8万脱贫劳动力补助4.02亿元,落实乡村就业工厂吸纳就业奖补3708.5万元。
以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载体,每年初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线上线下招聘会,今年已举办2900多场次,提供岗位数191万个,“春风行动”期间通过开行包车、专列(包车厢)、包机等方式“点对点、一站式”输送务工人员11万人。持续开展“百名人社局局长直播带岗”,宣传政策、推介岗位。以省市县三级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为牵引,及时受理化解农村群众关于外出务工就业的急难愁盼问题。
与此同时,各级人社部门因地制宜简化申报佐证资料,为群众提供线上办理,打造集咨询、申报、办理、享受、通知一体化流程,实现便民利民优快办。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等渠道开展线上宣传,采取集中入户、公示栏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为群众详细解读务工政策,做到务工补助政策家喻户晓。
劳务协作
外出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往返坐车免费,工资1万多元,而且厂里还为我们夫妻专门分了一间宿舍,管吃管住,干活也带劲。”漳县务工人员赵明兴夫妇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
近年来,我省与天津、山东等17个省市的人社部门签订了劳务协作协议,从深化劳务协作、精准共享信息、强化技能培训、保障合法权益等方面展开合作,打造了“鲁甘人力”“津甘技工”东西部劳务协作品牌,以品牌促输转、稳岗位、拓市场。
省劳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在加强东西部协作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稳岗就业,培育高质量劳务协作品牌,坚持全方位合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家政服务业扩容升级等方面重点突破,拓宽了群众就业增收渠道,提升了就业质量。”
今年,我省与天津市创建了东西部劳务协作城市联盟,并在济南市成立了“甘肃农民工服务之家”,从支持有序转移、提供精准服务、拓展培训协作、壮大协作品牌、加强家政服务协作、强化人才协作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东西协作。截至11月底,全省向省外输转就业227万人,占已输转人数的43.7%。天津、山东帮助全省58个受援县18.46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脱贫劳动力14.6万名),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深挖潜力
就近就业空间全面拓展
张保善是定西市渭水天华小区的一名保安。多年间,他曾辗转多地务工。日前,在开展的返乡农民工就业帮扶对接会上,他找到了现在的工作。“找到个稳定的工作不容易,多亏了政府的就业帮扶政策。”张保善说。
这是我省帮助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省内通过省内劳务协作、当地建设项目吸纳、乡村就业工厂、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以工代赈项目等多种渠道促进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近年来,我省扎实开展省内劳务协作,组织酒泉、金昌、嘉峪关等市用工单位开展省内系列招聘活动,实现河西地区岗位资源与陇东南富余劳动力优势互补。
高位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走深走实。围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等农村产业,激励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截至目前,全省认定甘肃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引领县44个、甘肃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平台94个,带动就地就近就业3.6万人。7月份,举办了全省返乡创业带头人创新能力提升研修班,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12月3日至5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第四届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中,我省静宁县“零添加苹果干及苹果皮核高价值利用”和凉州区“春晓熏醋手工坊”两个项目分别获得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同时,立足乡村公益服务需求实际,统筹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4.2万个,创新设立爱心理发员、乡村创稳网格员、暑期学生防溺水巡查员,长城(田野文物)巡护员等岗位,托底保障大龄、超龄和弱势劳动力就业。尤其是在全国首创开发1.17万个爱心理发员乡村公益性岗位,为农村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免费提供理发服务,在消除农村“视觉贫困”、改变群众精神面貌方面作用突出。暑期学生防溺水巡查员设立以来,暑期学生溺水安全事件显著降低。
“员工是我最大的财富。企业能够坚持下去,员工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作为企业负责人,一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看到乡亲们能够在家门口边带孩子边就业,我心里真的很高兴。”甘肃晨鑫源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汪有明说。
为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我省出台政策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对认定为甘肃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引领县(市、区)的给予5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认定为甘肃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平台的给予20万元一次性补助。截至目前,全省已经认定甘肃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平台94家。
今年1月至11月,省内输转就业292.2万人,占已输转人数的56.3%。
品牌培育
有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劳务品牌培育打造作为提升就业质量、稳定收入的重要抓手,积极依托地方资源禀赋、文化特色、产业基础、特色劳务群体等优势,大力培树“甘味”特色劳务品牌,提升务工“含金量”。
“我省在健全甘肃劳务品牌建设支持体系,实现‘一县一品’创建格局的基础上,努力将劳务品牌打造为‘促进就业、返乡创业、特色产业、招商引资、城乡发展’的五张名片,为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助力。”省劳务办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5月,我省联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陇南市徽县举办了“贷你创业”助力陇南电商劳务品牌发展暨劳务品牌培育创建交流活动,探索劳务品牌培育建设创新举措。
11月,在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陇南电商”“静宁果农”等9个特色劳务品牌亮相成果展示活动。其中,“岷归药工”“天水麻辣嫂”分别入选乡村振兴特色主题展区和美食街区,兰州牛肉拉面制作专项职业能力数字课程入选全国两个劳务品牌创新成果之一。
目前,全省已培育打造51个省级劳务品牌,带动120多万名甘肃籍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创业,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