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平
我的家乡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雪域高原,那儿草木葳蕤,生机蓬勃。山梁上、山坡上、山谷里长满了高大苍郁的松柏、郁郁葱葱的草儿,在这些草木中有一种特立独行的草——萱麻。
萱麻学名荨麻,它生长在偏僻的山谷里、土坎下、沟渠旁,茎株直立,高约一米,淡绿色,叶片呈心形,边缘有锯齿,开黄色小花。茎和叶片上密被细刺毛,人不小心触碰,刺毛扎入皮肤,如蜜蜂蜇了般,立即红肿灼痛。
但在家乡的餐桌上,萱麻是一道美味山珍。阳光明媚的初夏,放了学的我和二哥,背上背篓,戴上手套,拿着剪刀奔向山谷,我们去剪萱麻。剪萱麻是个技术活,我们佝偻身子站在萱麻旁边,伸长胳膊从萱麻侧面进入,从下往上小心翼翼剪起,剪下的叶片要顺着刺毛拎起,丢进背篓里。我们万分小心却依然被蜇伤。当暮色从谷底弥漫开来,我们全身汗水湿透,抬着萱麻冒尖的背篓,哼唱着歌儿回家。
剪回来的萱麻,放一夜变蔫了,萱麻驯服了,不再蜇人。母亲挑拣嫩叶,用热水洗干净,一部分嫩叶用开水焯,一部分放在烈日下晒干,揉成碎末,储存在罐头瓶中待用。
萱麻的吃法很多。母亲将开水焯过的嫩萱麻晾凉,沥干水,用滚油炝入葱花、蒜泥、红辣椒,再放入盐、醋搅拌,一盘红绿相间、清香扑鼻的凉拌萱麻菜就上了桌,那像草香又像药香的独特味道从舌尖荡漾开去,香透了每个毛孔。萱麻还能和鸡蛋炒菜,黄绿相配,色香味俱全。
而最具特色的还要数萱麻口袋。萱麻口袋的做法繁复。先要烙萱麻饼。母亲取出罐头瓶,倒出萱麻碎末,掺在面中,用滚烫的开水和面,面团反复揉,再切成一个个小面团,擀成一张张薄饼,将薄饼放在平底铁锅中,然后将菜籽油沿锅边缓缓倒入锅底,油受热后附着在饼上,待饼子一面烙黄了,再翻过来烙另一面。在“哧啦啦”声中,母亲手下娴熟,一张张金黄的萱麻油饼摞起来了。
然后要做萱麻拌汤。母亲将新鲜的萱麻嫩叶切碎,也可用晒干的萱麻碎末,下到开水锅中,加入花椒、姜、盐等作料。接下来,一边向锅里撒豌豆面粉,一边用擀杖快速搅动,等锅里熬成糨糊状时,绿油油的萱麻拌汤就做成了。
有了油饼,有了拌汤,就要卷制萱麻口袋。取一张油饼,舀取少许拌汤再加葱花、蒜泥均匀地抹在饼子上,然后两边向中间同时卷起,相叠成四指宽的长筒状物,再将底部折合上来状如口袋,摆放在盆中。这一形状与家乡人装粮食的羊毛口袋很像,“萱麻口袋”由此得名。
萱麻口袋要趁热吃,我们把吃萱麻口袋叫“背口袋”。首先要会“背”,先用右手抓住“口袋”的尾巴提起,迅速搭在左手虎口部位,口袋一定要放平,防止汤汁流出来烫手。其次要会吃,先在饼子上咬破一个小口,用嘴吸食汤汁,吸净了汤汁再吃油饼。一家人围着盆子,满脸洋溢着笑容,享用薄饼的软糯,感觉天下美味莫过于萱麻口袋了。
如今,家乡的青山绿水吸引了八方游客,而萱麻做的美食也成了一张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