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吴双全

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是推进涉外法治工作的内在要求,在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高等学校是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首要阵地,要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切实提高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国家涉外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等领域和行业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要,为高质量涉外法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确保政治立场坚定。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方面,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抓紧抓好,立足人民利益和国家需要,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涉外法治人才的政治素质。要通过思政课程等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各环节,把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引领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法律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育人和育才相贯通,确保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注重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出理想崇高、信念坚定、德法兼修、德才兼备、明法笃行、全面发展的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过硬综合素质。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必须明确其突出的专业属性,把拥有过硬法律专业素质作为基本准则,根据涉外法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完善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健全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教育学生全面理解、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国内法、国际法、外国法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扎实、宽厚的法律专业基础,能够依法处理涉外法律事务。另外,涉外法治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涉外法治人才既要熟悉国内法、国际法、外国法的各种法律制度,又要了解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行政管理、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中外历史、中外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推动涉外法学相关学科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融合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涉外法治人才,努力提高涉外法治人才综合素质。

厚植扎实外语功底。外语是涉外法治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语言。要胜任具体涉外法治工作,必须能够使用两种或者多种语言理解、解释和适用国内法、国际法和外国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强化外语学习,提升学生利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沟通的能力。要在狠抓普通外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外语的特点、难点和实践需要,强化专业外语的系统性学习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外语从事涉外法治工作,服务国内外各类主体。要鼓励法学专业学生修读外语专业课程,鼓励外语专业学生修读法学专业课程,支持开展法学专业课程的双语、全外语教学,积极探索拓展“国内+海外”的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渠道,加快培养国家涉外法治建设急需的能够胜任以法律外语作为工作语言的法律和外语双精通人才。

提高实践实战能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实践属性,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行合一和学以致用,完善和创新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把提高实践实战能力融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此,高等学校要不断强化涉外法治实践教学,主动与涉外法律实务部门和单位进行全方位协同育人合作,聘请具有丰富涉外法律服务实践经验的高端专业人士实质性参与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参与完善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编写教材大纲、开展课堂教学、指导实习实践等核心教学环节,开设涉外法治实践类课程,将涉外法律实务部门和单位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带进课堂。设立涉外法治实习实践平台,拓展实践环节,创造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习实践中不断接触和广泛参与文献检索、资料整合、实务调研、策略分析、法律谈判、文书起草、纠纷处理等具体工作,通过实训锻炼,熟悉具体流程,积累实战经验。要结合涉外法治实践类课程,让学生在实务操练和实战演习中全方位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实操能力和实务经验。

作者为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 2024-12-10 2 2 甘肃日报 c197645.html 1 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