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 宋昶儒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准确把握、有效运用系统观念的核心思想及方法论要求,确保以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为核心导向,因地制宜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坚持战略思维及历史思维。要坚持战略思维,既要站在全局角度,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未来方位,将长久谋划和全局谋划相结合,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发展方向,全面协调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类要素,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性发展,也要充分考量不同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将阶段性目标和区域性任务相结合,因地制宜制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划,推进新质生产力高效、有序发展。要以历史思维分析因地制宜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条件,既要充分考量不同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和社会结构,尊重历史传承和地方特色,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发展策略,也要重视新质生产力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特点,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明确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制定符合发展阶段特征的应时性策略,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稳步推进,更要细致分析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和问题,总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环境治理等手段,逐步解决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项难题。
坚持系统思维及辩证思维。要坚持系统思维,既要全面梳理新质生产力的内部要素及相互结构,精准识别各要素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并根据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优化策略,也要客观审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外部社会环境,洞察并解决发展中的瓶颈与障碍,鼓励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策略方法,还要重点关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系统的持续改进与动态调整,通过实时监测与评估,及时捕捉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内部系统的演化,灵活应对各种挑战。要坚持辩证思维,既要灵活应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地域、行业的特殊性相结合,在全局视野中兼顾地方特色,制定并落实共性指导下的个性化发展策略,又要准确识别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次矛盾及矛盾的主次方面,通过深入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状、趋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式落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方针政策。
坚持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及法治思维。首先,强调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创新思维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要以创新思维激发因地制宜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动力供给。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断演进的技术体系以及日益复杂的生产关系,唯有不断打破既有认知与技术的限制,探索并实践新的发展模式,才能有效应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要支持前沿科技和创新项目研究,加强符合地区发展特色的科研投入,鼓励形成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协同的创新网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强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活力。其次,强调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底线思维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保障,要以底线思维确保因地制宜推进新质生产力的稳健实施。面对新质生产力特征及发展需求的高度地域性与行业差异性,底线思维不仅能提供必要的风险控制框架,评估各种不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预案,为新质生产力的稳健发展构建坚实的护卫屏障,而且能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明确的下限保障与积极导向,在资源有限、环境复杂等约束条件下,确保新质生产力保持稳健前行的态势。最后,坚持强调规则的普遍适用与严格遵循的法治思维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刻度标尺。要以法治思维为因地制宜部署和推进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在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探索、发展与实践中,法治思维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设定清晰的边界与底线,确保其在创新与突破的同时,不偏离法治的轨道,使得各项政策与措施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运行,避免因地域差异或行业特性而引发的无序与混乱。同时,法治思维能够规范市场主体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行为,避免因不正当竞争行为而损害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既要完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相应立法进程,制定地区差异化法治策略,也要强化法治实施,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市场秩序,为因地制宜部署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
作者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