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茶,承载着千年文化的积淀。
福建省南平市是全国著名茶区。六大茶类中,有三大类发源于南平,被誉为“红茶祖地”“乌龙茶故乡”“白茶发源地”。2022年11月29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走进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茶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南平市坚持文化赋能,推动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武夷山把茶文化深度融入吃、住、行、游、购、娱中,推动茶文旅融合体系的形成。
今年5月1日,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运营。这条“流动的风景线”将燕子窠、青龙大瀑布、朱子林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串联成线,在这条旅游线路上,游客可以入茶园茶庄,走茶路,感受“茶园、茶径、茶村”的慢生活。
武夷山还相继打造中华茶博园、福莲茶庄园等文旅项目,如今的武夷山,茶旅馆、茶庄园、茶主题公园等遍地开花,茶文旅融合已成为武夷山“双世遗”和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
南平市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茶食品、茶包装、茶器皿、茶机械、茶空间和茶衍生产品全链发展,开发茶食品、茶洗护用品等精深加工产品。
在南平市武夷山八马智能化生态产业园,企业自主研发的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24小时不间断作业,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自动化技术、信息系统、智能AI等应用,让这条生产线在传统技艺传承与现代化工艺之间实现了动态平衡。
八马茶业品牌中心负责人万晖榕介绍,八马茶业曾多次代表中国茶,参与中印东湖茶叙、中法豫园茶叙等重要国事活动,并先后受邀亮相联合国纽约总部等地,推广中国茶文化。如今,茶文化已经成为推动八马茶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南平市还通过举办中国(武夷)“三茶”统筹发展高峰会、“万斤好茶等您来”(武夷山)现场交易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中国武夷红茶国际交流活动等盛会,持续举办喊山、开茶、斗茶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活动,不断做强做优茶产业品牌。
围绕做好“非遗传承”文章,南平市系统做好100个茶文化文保单位、48个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北苑御焙遗址文物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建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挖掘提炼茶文化内涵方面,当地编创了《武夷好茶·世界共享》《建阳小白茶》《松溪茶志》等一大批茶主题文艺作品,推动开发了“茶神”张三公、武夷状元红袍娃、松溪福宝等IP文创产品。
南平市积极参与举办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茶文化”沙龙、“外交官看中国·福建行”驻华使节对话茶会等对外交流活动,并通过办好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中国武夷红茶国际交流会、中国白茶大会等国际品牌茶事活动,以茶交友,以茶会友。
根据《南平市高质量推进“三茶”统筹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到2026年,南平全市茶园面积、产量将分别稳定在70万亩、10万吨左右,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50亿元,带动涉茶关联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武夷山茶产业,从卖茶叶,到卖茶相关科技产品,再到输出茶文化,文化对于实体产业的增值作用显而易见。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实体产业链也应对接文化产业链,以文化力量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为旅游休闲增内涵增魅力、为城乡社会增正气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