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文
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时至今日,其研究领域出现了众多优秀著作,李志生的新著《华夏日常生活史》便是其中之一。该书以物品和图像切入历史,再以历史观照生活,双向往复,让华夏5000年的日用常行变得形象可感。
《华夏日常生活史》分为衣、食、住、行四大部分,但本书又不满足于讲述衣、食、住、行本身,还试图去追究“为什么”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课题,从而勾勒出华夏日常生活史的发展脉络。如此,既可从另一个角度管窥中国历史的演进历程、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状况,也可以从中看到中国人的聪明智慧、精神面貌。
以物探史
日常生活中的“物”具有客观存在感,也凝聚了人类的集体记忆和个体经验。该书以“物”作为古人日常生活研究的抓手,进而探查社会与文化变迁最细微的脉动。
历史不仅存在于二十四史中,也存在于人们的冠带鞋袜、上衣下服中。在书里,作者首次提出了凤冠演进的“三部曲”,即假髻首饰、花树梁冠、帽胎凤冠三个阶段变化。在这里,变的是物,而饰物的等级意义,则是恒久未变的。比如,2013年4月,从江苏扬州邗江区西湖镇萧后墓中出土的礼冠格外引人注目。此冠是目前出土的等级最高、形制最完整的礼冠。但研究者发现,礼冠上有花树13个而不是12个,明显与隋唐之制不符。有学者推测,或许正是不想给萧皇后以最正宗的皇后葬礼,才给了她非至尊的13棵花树。
在“唐代的住宅空间”论证中,作者以“门”为切入点,循着由内而外的顺序,按照大门和门馆、中门和中堂、北庭和北堂、西院和亭厩的空间脉络,层层推进。让读者深有感触的是,具有遮风挡雨功能的住宅,竟然暗含着尊卑、上下、男女、内外之别的深意。一座宅第就是一个小社会。所以,日常生活的“住”里面,也暗含着中国人的情感、情怀。
以图证史
所谓图像史学,主要是利用图像来研究历史和传播历史的科学,包括图像史料学和图像媒介史学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是指利用过去的图像来研究历史的科学,可称为“图像证史”;后者主要是指当下利用图像来传播历史研究和历史知识的科学,可称为“图像传史”。
作者在书中将壁画、画像砖、传世画作、出土文物等图像作为史料,充分发挥图像证史、图像传史的作用。生动精美的图像史料,与书中的文字交相辉映,再现了古代真实、立体的生活图景,让我们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
如作者对敦煌莫高窟第12窟晚唐婚嫁图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唐代婚礼的隆重,新娘婚礼服饰之精美。图中,来宾已在棚下就座礼席,新郎头戴毡帽,双手持笏,身着袍服,足蹬乌皮靴,正在伏地行跪拜礼;新郎旁的新娘,头戴凤饰,身着裙衫,双手敛于胸前,在行女人拜(后来也称万福礼)。当我们惊叹中国人审美的同时,也致敬绘制壁画的画家。正是他们,将一千多年前人们的日常生活永远地保留在了洞窟中,也将历史记载了下来。
厨房作为传统女性重要的生活空间,也得到了作者的重视。书中选取的北宋妇女斫鲙画像砖,就是古代女性在厨房劳作的缩影。斫鲙雕砖表现了一位妇女剖鱼做饭的场景,她腰系宽大的斜格纹围裙,挽起袖子,露出多圈套镯;身前的高木方桌上有各种厨房必备品,如厨刀、菜墩、水盆、方炉、铁锅等细节;桌旁有一个方形火炉,炉火熊熊,炉上有锅,锅中水在沸腾,表示即将煮鱼。画面构图生动,线条流畅,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以史为灯
将日常生活置于大历史中,是解决前文所提的“为什么”以及“如何成为”的问题的关键。作者深谙此理,针对服色的变化得出这样的结论:王朝的更迭导致了服色的更易;君臣的地位决定了服色的差别;时代的变迁影响了正色服和间色服贵贱的浮沉。
比如书中提到,历史上有“曹操赐蔡文姬头巾、履、袜”一说。但是,曹操为什么要赐给蔡文姬这些物品?这些物品说明了什么?据《后汉书》记载,蔡文姬丈夫董祀“犯法当死”。蔡文姬为夫求情,“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据王子今《履与礼:汉晋等级秩序的立足点》可知,在汉晋时期,“‘跣足’作为礼制规定的动作,通常也表明谢罪态度,这与身份低下者的行走方式是一致的”。所以曹操赐蔡文姬履、袜,既是对她的关心,也包含同意她的请求,原宥董祀之罪的意思。这些对“为什么”的进一步思考,就是《华夏日常生活史》带给读者的启示。
再如坐具的变化,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人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的变迁。汉代之前,人们以席地而坐为主。到了汉魏南北朝时,则出现了以床榻为中心的起居格局。至唐代,高足坐具逐渐进入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从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转变。正因为高足坐具的出现,到了宋代,出行工具——轿子出现了。
任何“日常”都有起源,任何“习惯”都有逻辑。这就是物质史,或日常生活史能成为学术研究课题的深层原因。而其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气息,让学者和读者之间产生了最深的心灵共振。总之,将大历史的变迁作为古人日常生活变化的推动力的研究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根脉,理解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变迁,让我们了解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是如何塑造的。
(《华夏日常生活史》,李志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