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贴近群众的“巡回法官”

——记“记一等功公务员”、庆阳市环县人民法院木钵人民法庭副庭长杜静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通讯员 王玉琴

“甘肃青年五四奖章”、甘肃省“第三届审判业务专家”、庆阳市“第一届马锡五式好法官”……从事法庭工作12年,环县人民法院木钵人民法庭副庭长、一级法官杜静遥屡获殊荣。前不久,他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记一等功公务员”。

从基层的书记员到独当一面的副庭长,从带有书生气的“娃娃法官”到一身乡土味的群众贴心人,从办公室的“笔杆子”到田间地头的“泥腿子”,36岁的杜静遥12年间经常走访环县农户,年均办理案件385件,调解矛盾200多起。

近日,记者跟随杜静遥的脚步来到设在当地农家小院的“巡回法庭”。一张小桌,几把椅子,几位群众和穿着法官制服的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拉着家常。若不是桌上摆放的“原告”“被告”台签和门框上醒目的国徽,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庭审。

在交谈中得知,为方便群众诉讼,杜静遥倡导就地受理、就地开庭、就地质证认证、就地调解审判、就地解决纠纷等办案方式,尽可能地让当事人少费时、少费力、少费钱。村委会、农户院落、田间地头、炕头上、大树下……皆可是“巡回法庭”。

“巡回法庭能够最大限度于民方便,搭建起法庭与人民群众交流的桥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杜静遥说。

多年来,他始终把传承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和“枫桥经验”作为审判工作标准,采取“巡回审理+现场调解+现场执行”的办案模式,走访群众,巡回就地审理案件,将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化解在基层。

“老百姓的土炕头,一定要坐……”这是杜静遥多年工作得来的经验。他说:“司法只有真正贴近基层,才能让群众明白法条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可感可触可见的公平正义。”

工作中,杜静遥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作决断,耐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客观、全面地获取案件真实情况,能调则调、当判则判,真正做到息诉、服判、人和。尤其是在巡回审判和调解时,他积极与乡村基层组织联系,调动多方力量,邀请乡亲们旁听,讲法律、讲道理,力求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当你觉得群众不理解时,有没有试着理解他们?时刻与他们站在一起,给他们以公平正义,是我们做好基层法庭工作的最大法宝!”这段话,被杜静遥写在一本工作日记的扉页,既是勉励,更是他初心的写照。

--> 2024-11-28 ——记“记一等功公务员”、庆阳市环县人民法院木钵人民法庭副庭长杜静遥 2 2 甘肃日报 c195475.html 1 贴近群众的“巡回法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