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通讯员 孟广峰 李金龙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金川集团镍钴三矿区的砂石车间成功被认定为“数字化车间”,标志着甘肃省首个“5G+智能仓储配送系统+智能棒磨砂生产系统”诞生。
近年来,金川集团镍钴三矿区扎实推进技术装备改造、工艺优化升级、数智赋能建设等工作,构建了管理数字化、生产智能化、全场景一体化智能生产新格局,实现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齐头并进。
减人+提效:智能设备开启可视可控新场景
清晨,走进三矿区砂石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智能化生产景象。
“砂石车间将原本分散在各处的生产数据集成到数智中心,调度员只需轻点鼠标,即可控制全车间生产系统。从棒磨砂系统、碎矿系统到皮带运输机,各个环节实现了全面感知、统一协同调度、快速反应处置和实时动态预警。”砂石车间主任陈晓峰说,从“人工+机械化”制砂到机械化、自动化制砂,再到智能化“一键启停”制砂,改变得益于一系列智能化设备的加持。
据了解,目前,砂石车间的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率已达到91.7%,棒磨机综合台效提升了15%,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这不仅显著降低了岗位劳动强度,还彻底改变了以往依赖人工现场操作的生产模式。
数字+智控:智能“管家”开启精准调控新场景
在砂石车间的智能化体系中,综合管控平台扮演着“智能管家”的角色。它通过实时采集生产现场信息,开展数据集成分析,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准调控,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能耗和成本降低。
“综合管控平台投用后,有效解决了棒磨砂生产工序人员紧缺的问题,棒磨机综合台效提升15%,单位能耗同比下降29%。”磨矿岗位职工冉辽军介绍,以前一旦时间紧张,给矿配比参数不准确,就会影响下一道工序的生产。现在供水量、给矿量多少都由数据说了算,靠眼睛观察,凭经验和感觉调整给矿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智慧车间不仅有智能“管家”,还有智能“保姆”——成品仓5G+智能化抓斗。它无需人工操作就能自动完成抓料、移动、卸料等任务。借助云台扫描技术,它还能够智能识别物料分布和火车车厢位置,实现全自动装车。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装车效率,还保障了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从凭经验到用数据说话,从凭感觉到精准控量,一个个智能“保姆”“管家”,让棒磨砂生产系统开启了精准调控新模式。
自检+预警:智能网络开启智能管理新场景
在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此,砂石车间引入了设备综合运行状态评估系统。通过在生产设备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转速、振动、温度等关键参数。一旦设备出现异常,系统会自动弹出警报,提醒岗位职工及时处理。
这一功能不仅有效避免了设备故障导致停机,还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视频监控告警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等智能网络的建立,更是为车间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设备综合运行状态评估系统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大部分潜在问题,有效避免了设备故障,减少了停机时间。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更是提供了准确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现在设备维修成本逐月降低。”砂石车间技术员牛文亮说,经过近4年的不懈奋斗,砂石车间的智能化转型已经初见成效。今年前三季度,车间完成棒磨砂生产142.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1万吨。同时,车间备件、材料消耗同比下降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