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陇上非遗惊艳亮相进博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

甘肃非遗文化到底有多美?

在第七届进博会期间,甘肃非遗文化惊艳亮相,以其精湛的技艺、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世界再次领略到陇原非遗之美。

走进进博会甘肃馆,你会注意到,与其他展台的热闹场景不同,在来自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蓝染技艺展台前,观众总是静静欣赏着每一件精美的展品,时而轻声赞叹一声:“好美呀!”

“这些展品都用一种古老的植物染色技艺——古法蓝染制作而成。它选用的板蓝根叶,经浸泡、打靛、过滤、提取、发酵等工序后,再对布进行缝扎花处理,最后还要在发酵好的蓝色染液内进行染色,才能呈现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古法蓝染的平凉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梅为观展观众详细讲解古法蓝染的制作工艺。

“每一次参加展会,我都会一遍一遍为观众讲解古法蓝染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就为了让更多人能知道什么是古法蓝染,也让更多人真切感受甘肃非遗文化的魅力。”李梅告诉记者,相较现代的染色工艺,古法蓝染虽然耗时耗力,但是它所呈现的美是工业设备不可复制的。

记者注意到,在古法蓝染技艺展台上,丝巾、包包、帽子、饰品、茶垫各类展品,被整齐有序地摆放着,看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从展台的规划和布置,以及饰品陈列的每一个细节,足见展台负责人李梅的巧思和用心。

“我能做的就是尽力将古法蓝染之美呈现给所有人,让这项非遗文化一直传承下去。”李梅说,这是她第三次参加进博会,明年她还要来参加,到时候她会带上最新的古法蓝染制品进行展示,希望能够借进博会平台,让古法蓝染这项技艺走出甘肃,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记者了解到,为推广古法蓝染技艺,李梅成立了灵台县皇甫谧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设一家省级非遗工坊,主要生产销售包括服饰、布艺包包、首饰吊坠、布偶、香囊等古法蓝染制品,年产值30多万元。

在甘肃馆内,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谷麻鞋,同样受到观展观众的追捧。

“麻烦把麻鞋帮我装两双!”“好的,你先试着穿,觉着好的话,还可线上购买,款式选择更多。”在甘谷麻鞋展台前,负责人李雪忙得不可开交。

“参加进博会很多次,每次带的麻鞋基本上都是销售一空,这次进博会带的麻鞋也快卖完了,就剩这些不多的展品了!”李雪顾不上和记者多说,又忙了起来。

趁着李雪忙碌的空当,记者细细看着摆放在展台前的甘谷麻鞋,每一双麻鞋都用麻线一层一层紧紧纳在一起,摸起来十分厚实。再看鞋面,绣有各种不同的精致图案,很是精美。

“每一双麻鞋都是纯手工制作,非常费工。基本一双麻鞋,一个女工独立做出来需要3到4天时间。”李雪告诉记者,传统工艺制作的麻鞋,具有舒适透气、吸湿吸汗的特点,因此特别受气候较为湿润的南方市场欢迎。

为什么麻鞋出自甘谷呢?

“甘谷县地处渭河中游,属温带季风半湿润地区,雨量适中,适宜麻种植。甘谷种植栽培麻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东汉以前。这里种植的麻以‘色白有光泽,耐湿且抗腐,韧长弹性好’而名扬关中,是制作麻鞋的首选原料。”李雪向记者娓娓道来。

据了解,近年来,天水市甘谷县在做好“甘谷麻鞋”技艺保护传承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甘谷麻鞋产业发展。目前,甘谷麻鞋的销售遍及全国23个省区市,远销意大利、美国、西班牙等17个国家和地区。

--> 2024-11-09 2 2 甘肃日报 c192177.html 1 陇上非遗惊艳亮相进博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