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顾丽娟)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年来,甘肃立足现有条件,积极探索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创新,以先进技术手段为依托,由点到面、多措并举,有序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监督工作,有效提升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能力与水平。
甘肃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总面积12.54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总面积的29.46%,守护好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是生态环境监督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积极履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督职责,在祁连山地区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工作,以甘肃省生态监管大数据平台、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依托,采用遥感调查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开展涵盖生态保护红线基础调查、生态状况评估考核、人类活动点位核查和问题反馈整改等多个环节的试点工作,摸清祁连山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状况本底情况,探索建立了“问题发现—移交查处—督促整改—移送上报”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机制。
依托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省生态环境厅建成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并在祁连山地区进行试用,实现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监督。目前,已录入祁连山地区红线点位信息13100个,按计划逐步有序推进全省红线核查工作。此外,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内及其外部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破坏问题监督整改,有序组织相关市州开展疑似生态破坏图斑现场核查与整改工作,与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积极会商沟通,赴陇南、天水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核查,推进疑似问题核实整改,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