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
在国家级开发区建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发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开发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日前,省政协邀请有关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开发区负责同志,聚焦推动我省工业经济扩量提质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助力推动我省开发区动力再造、活力迸发、实力跃升,开创开发区工作新局面。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发展增动力
体制机制如何改革创新?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必须在大局大势中深刻认识开发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开发区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兴、因创新而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需要用改革赋能。
改革始终是开发区的发展密钥。省政协委员、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宏军表示,开发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聚焦经营主体关切,自主深化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破解难点痛点,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他建议,从管理体制、开发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合作、要素保障等方面对开发区权责进行明确,确保开发区各类生产建设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省级层面出台全省开发区差异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坚持从各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出发,按照“一地一特色、一园一集群”思路,明确各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全省开发区从同质竞争向错位协同发展转变。
创新,一直是引领开发区发展的第一动力。省政协委员、白银市政协主席杜健棠建议,用市场化思维推动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精简、高效、管用的管理架构,支持开发区推行“管委会+公司”等管理运行模式,深化开发区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化管理团队,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体系,让开发区管委会更加聚焦主责主业。”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鹏建议,坚持“放得活”与“管得住”相统一,积极构建完善人财物相匹配、责权利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促进优质资源、优质要素、优质产业加速向开发区集聚,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质效。
坚持“政企分离、管运分开”的原则,优化开发区组织架构,深入推进“管委会+公司”模式,发展规划、公共事务等职能由管委会承担,建设开发、招商引资等职能由平台公司负责;
科学确定开发区区域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因地制宜确定开发区主导产业,下力气推动开发区空间整合、资源整合、产业调整,按照“一区多园、一套班子”的改革方向,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协调、各具特色的开发区发展格局;
探索建立开发区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建立与开发区管理机构隶属关系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动力……
共识在凝聚,大家一致表示:紧抓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划定合理明晰的权责关系、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助推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发展添活力
开发区强壮产业“筋骨”的关键是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如何加快培育?
“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科技赋能。”省政协常委、武威市副市长陈一夫建议,通过鼓励开发区与高校院所、科研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创建省级、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两化”融合,进一步激发开发区内生动力,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省政协委员、张掖市副市长娄金华表示,要持续增强开发区的创新能力,瞄准前沿科技、支持开发区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同时,大力支持智慧园区建设,助力培育企业分工协作、园区产业耦合、区域品牌共建的现代产业园区,从而带动工业转型升级。
“深入推进‘数实融合’加快园区企业‘三化’改造,以数字化改造赋能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省政协常委、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王向机建议,进一步强化创新引领,加强开发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有色冶金、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开发区科技支撑驱动力。
搭建创新平台、构建创新生态;打通科技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
交流讨论中,思想碰撞、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凝聚共识。大家纷纷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承载体,开发区要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精准定位主导产业,深入挖掘产业潜力,持续打好延链补链强链“组合拳”,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群;把数字化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积极构建“互联网+工业生产”“互联网+全产业链”体系,打造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开发区产业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强化高水平开放合作为发展壮实力
开放合作是开发区的鲜明特质。
我省最大的机遇在共建“一带一路”。陈一夫表示,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要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力构建内外兼顾、海陆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格局。他建议,加大统筹力度,加快兰州、武威、天水三大陆港的整合力度,统筹布局通道枢纽、物流节点、信息平台,拓展跨省域合作。同时积极争取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统筹考虑将开发区纳入自贸区建设,不断提升开发区对外开放水平。
开发区是对外开放主力军。省政协委员、甘肃省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月成建议,在全面提升开发区招商引资实效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拓展,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合作,持续提升工业品、服务贸易等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优势,稳定运行中欧、中亚、南亚公铁联运、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等,持续稳定发展出口贸易。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张宏军建议,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行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容缺审批、并联审批,提高投资审批效率。同时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将涉及开发区执法事项按照“应放尽放、能接则接”原则下放,推进监管执法向服务执法转变,以优质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
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路径是开发区的使命。省政协委员、甘肃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王志强表示,开发区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与资本市场对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他建议,要持续跟踪解决园区企业在改制、挂牌、上市、融资等方面所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园区企业挂牌上市。加快推进区域股权市场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助推园区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近年来,我省把开发区作为实施强工业、强县域行动的重要平台,持续优化布局,加大支持力度,调整产业结构,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在新的历史节点,我省将立足大局大势,紧扣开发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致力合作共赢,持续开创开发区工作新局面,推动我省工业经济扩量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