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和我的祖国】

用汗水换来城市洁净

——记兰州市城关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中心道路清扫保洁队第四管理站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

26万平方米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清扫保洁任务,17条马路巷道、128个果皮箱、981个树窝、5238米交通护栏……兰州市城关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中心道路清扫保洁队第四管理站的全体环卫职工发扬工匠精神、狠下“绣花”功夫,迎朝阳、送晚霞,认认真真做好城市环卫工作,“用我一身脏,换来万家净”。

辛勤付出,获得各方认可。第四管理站荣获全国、甘肃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东至金昌路、西至酒泉路、南至民主路、北至庆阳路,这是我们的责任区域;推、扫、擦、洗、铲、掏、冲、刷这是我们的基本工作。”9月25日傍晚,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让第四管理站站长沈苗苗和她的同事又开始忙碌起来,路面积水要及时清理,夜市垃圾要抓紧清运……全站全员上街,紧急作业。

沈苗苗说,环卫工作与城市形象息息相关,把环卫工作做好了,城市“颜值”才能提升。

“现在大家越来越注意环境卫生了,垃圾分类意识越来越强了。”惠薇薇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形中对环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市民的幸福指数,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工作。

从一把扫帚扫一条路到机械化洗扫作业,从人工板车拉粪到大型抽污车清抽转运,从垃圾填埋到无害化处理……惠薇薇和同事参与并见证了兰州这座城市的变化。

“做环卫工作这么多年了,以前工作主要依靠扫帚、手铲,现在逐渐实现智能化、机械化作业模式。”张芳霞数年如一日为城市清理污垢,用汗水换来市容洁净,也见证了兰州高楼林立、商业繁华的蝶变历程。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沈苗苗这样评价自己的同事,她说:“我们是一个集体,不仅需要每个人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需要大家精诚团结、形成合力,发挥出更大的集体力量,创造出最佳的工作成绩,亮丽的道路永远是我们追求的工作目标。”

惠薇薇从一位年轻的姑娘一直干到人过中年,她加过多少班、扫坏了多少扫帚、磨破了多少鞋子,已无法统计。在岗的每一天,她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脏活、累活、苦活抢着干,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她所清扫的路段卫生质量总是位居前列。

张芳霞刚参加环卫工作时,家人不理解,甚至强烈反对,但她一干就是十几年,“既然干了这一行就必须要干好。”

……

第四管理站的一线职工年龄在26岁到54岁之间,主要负责的酒泉路街道属于中心城区,辖区遍布着商场、景点、市场,清扫保洁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

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积极修炼“内功”;积极宣传“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收集”等理念……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在提高,对环境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第四管理站也顺应城市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作业标准——坚持雨天与晴天一个样、黑夜与白天一个样、节日与平时一个样、“里子”与“面子”一个样,实现街路“天天干净、月月整洁、年年亮丽”。

辛劳换得越来越多点赞和尊重。

大家说:其实环卫人的快乐很简单,只要人民群众满意了,环卫工作得到了市民的认可,我们心里就舒坦了。他们的获得感,则来自于越来越多市民对环卫这个职业的尊重和赞许。他们用责任和敬业之心竭力做好本职工作,用忘我的工作热情诠释对岗位的坚守和对城市的热爱,在奋斗中铸就“劳动之美”。

--> 2024-10-05 ——记兰州市城关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中心道路清扫保洁队第四管理站 【我和我的祖国】 2 2 甘肃日报 c186079.html 1 用汗水换来城市洁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