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

高学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甘肃农业发展基础和优势条件,探索以新质生产力驱动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奋力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

完善更有活力的农村土地制度。土地是农业的基础。要将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为破解“三农”问题,释放农村发展活力潜力,提升农业产业变革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利用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机遇,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通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其次,要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合理地建立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土地入股、宅基地退出等价格形成机制,为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条件;再次,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保护农民利益,将扶持资金按比例纳入农民收益分配份额,让广大农民群众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培育更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依靠自身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优先保障。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首先必须充分把握各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掌握生态约束要素和水资源状况,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在特产、特色、特优上谋篇布局,突出地域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以“特”立市场、以“特”定价格、以“特”树品牌;其次,要根据产品特性、市场消费、发展潜力、物流状况等,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不断提高生产、加工、仓储、销售能力和水平,扩充资金链、升级产业链、延长消费链;再次,要围绕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对品种、技术、模式、装备等方面的需求,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科技、设备集成优势,利用基因工程、信息技术、物联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支撑特色产业走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建立更高效能的农业装备体系。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才能为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流动和城市转移打好人力资源基础。一是需要机械装备现代化。目前,全省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还不是很高,要加快推进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应用,不断满足农民新的农业生产要求;二是需要机械装备多样化。现有农业机械还不能有效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地形、不同作物、不同作业方式等生产要求和小农户数量众多的基本农情。这就急需加快研发不同种类的农业生产机械,不断满足播种、施肥、收割所需的多功能、多样化农业生产机械;三是需要机械装备智能化。在平原地区、河套地带等适于大型机械连片耕作的地方,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业机械智能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发展更为多元的农业发展业态。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按照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要求,首先要在路径创新上求突破。抓住新质生产力创新主导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农业一二三产业相互嵌入、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形成新型工农城乡供给关系,全面提升乡村各类资源价值,让农民在各产业链条中获得收益;其次,要在业态创新上求突破。将农业从单纯依靠种植收入的传统模式中摆脱出来,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打造一些展示现代农业高科技成果的示范园,建设一些具有特色优势的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康养农业、研学农业、订单农业,促进各类农业新业态健康发展。

作者为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2024-09-24 【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2 2 甘肃日报 c184451.html 1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