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访谈】

葛承雍:研究敦煌学要有世界眼光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于晓明

“敦煌是纵横交织的艺术福地,过去笼统地说敦煌艺术吸收欧亚四大文明的文化,其实并不予深究东西方艺术中审美的传播效果。研究确定,从敦煌唐代天王画到西安、洛阳出土的天王俑胸甲上及中原可见源自罗马军团的标志物,都证明胸甲上凝聚着外来文化细节的魅力和张力,再次证明文化交流的多样性。此项发现为‘敦煌是四大文明交汇之地’的论点提供了有力佐证。”第七届敦煌文博会期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葛承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葛承雍从敦煌流散海外的《行道天王图》绢画、开运四年(公元947年)纸本版画《大圣毗沙门天王像》和榆林窟第15窟胸甲人面天王图壁画入手,结合长安、洛阳等地出土的中古时代天王俑艺术造型进行梳理分析,追溯了罗马胸甲艺术流传入华的演化过程。

“尽管东西方甲胄有差异,但罗马胸甲上的艺术表达却有被中国吸收并融合为天王形象的突出特征,这个细节随着中古考古文物不断发现被揭示出来,对我们理解敦煌天王画英勇威猛形象生成的创作路径很有启发。”葛承雍介绍。

“研究敦煌学要有世界眼光,看问题要用全球坐标。”在葛承雍看来,敦煌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专家学者能用好敦煌文博会这个平台广泛互鉴交流,也期望越来越多的学者能找到多项“敦煌是四大文明交汇之地”的确凿证据,促使人类的敦煌成为其本应有的敦煌之态。

--> 2024-09-22 【专家访谈】 2 2 甘肃日报 c184087.html 1 葛承雍:研究敦煌学要有世界眼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