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支教积石山

鲍迪在刘集初级中学上课。

杨青青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互动。(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冯乐凯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

9月1日,积石山县231所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开学。与新生一道开启新学年的,还有近百名在这里的支教教师。

支教教师承担着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任务,组织教研活动,开展业务培训和教学指导,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注入活力。

近日,在第四十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积石山县中小学,探访“三区”支教教师的支教工作。

鲍迪是兰州市第九中学英语教师。因为一份执着的“支教梦”,几天前,她来到积石山县刘集初级中学,投身乡村基础教育工作中。

9月6日上午,刘集初级中学校园里书声琅琅,崭新的教学楼宽敞明亮。“在中国有很多瀑布,最大最壮美的就是黄果树瀑布。”鲍迪在“智慧黑板”上,通过一段《黄果树瀑布对话》,为八年级(4)班学生上了一堂让人耳目一新的英语课。

第一天上课时,鲍迪发现很多学生单词发音不标准,纠正发音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音标发音、纠正单词书写格式、练习听力……鲍迪利用课堂和早读晚读时间,加班加点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

“几天下来,学生的发音变标准了,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更强了。”学生的点滴进步,让鲍迪很是欣慰。

鲍迪有20多年的中学英语教学经验,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人文关怀,让她成为学校的“明星教师”,被兰州市第九中学学生亲切地称为“鲍妈”。同样的,在刘集初级中学,和学生几天相处下来,她也深受大家喜爱。

“我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深知农村孩子在获取知识外,更渴望被关注关心。”鲍迪说,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和目标,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来到积石山这几天,鲍迪不仅和学生良好互动,也和刘集初级中学的老师打成了一片。鲍迪经常和各科老师交流教学技巧和育人方式,在互学互鉴中共同进步。

鲍迪说:“支教期只有短暂的一年。期满后,如果刘集初级中学需要我,孩子们需要我,我会选择继续支教。”

细雨绵绵的下午,沿着乡村道路前行,来到积石山脚下,寨子沟乡瓦窑沟小学出现在眼前。教师杨青青推开门,摊开课本,为五年级学生讲小数乘小数。

杨青青来自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8月31日,她跨越千里,来到积石山地震灾区。

“我一直有一个到基层支教的愿望,今年终于成行。”杨青青说,得知被分配到积石山县支教,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乡村学校科学、艺术等专任教师稀缺,杨青青在瓦窑沟小学不仅带数学课,还兼着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一周内为五年级学生上18节课。

刚开始上课时,杨青青在数学课堂上向学生提问题,但举手回应的学生寥寥无几。然而,这并没有浇灭她的支教热情。“请这位同学回答问题。”“很好,太棒了。”杨青青通过口头表扬的方式,让安静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也越来越自信。

同时,她通过做科学小实验和播放视频的方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乡村教育现状,杨青青边教边思考,引导孩子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她坚信:“坚守在山区撒播文明和知识的种子,定会让更多孩子看到新世界。”

--> 2024-09-10 2 2 甘肃日报 c182239.html 1 支教积石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