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唯伟
秋日,定西马铃薯陆续迎来收获季。在临洮县龙门镇千亩早熟马铃薯种植基地,伴随着收获机的隆隆声,饱满匀称的马铃薯破土而出。
马铃薯植根沃土,向上绽放花朵,向下深结硕果,迎来丰收。
产业深耕本土,转型升级发展,由大向强前行,前路广阔。
从种植大田薯充饥,到良繁体系日益完善,到生产种植集约高效,再到加工营销走向高端……多年来,定西市坚持体系化良繁、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多元化贮藏、高端化研发、品牌化营销,构建起育、繁、种、加、销一体化的马铃薯全产业链。
马铃薯已成为贯通定西市一二三产业、辐射千家万户、带动农民增收的“金豆豆”。2023年定西市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38亿元。
定西,这个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城市,如今有了更明晰的目标:打造全国马铃薯种薯育繁推一体化核心基地、全国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种植和加工示范基地以及“定西宽粉”国际化知名品牌,加快建设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
薯香四溢,盛会启幕。9月5日至8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定西宽粉行业协会、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2024年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将在定西市安定区举行。
大会以“共建薯业新高地 共塑国际新品牌”为主题,主要包括第二届定西宽粉节暨大地流彩—全国文化振兴定西行、嘉宾巡展、开幕活动、观摩调研、展览展示等系列活动。定西市将以此为契机,在推动马铃薯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做强薯业“芯片” 夯实发展基础
手执镊子、剪刀、灭菌器,对马铃薯脱毒种苗进行茎切断繁育……在位于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的定西马铃薯研究所,身着白大褂的女工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做着“精密工作”。
种薯为啥要脱毒?定西种植马铃薯已有200多年历史,传统种植都是靠留种。时间久了,病毒就会引起品种严重退化。
经过脱毒,可以去除马铃薯本身所携带的病毒。脱毒种苗经过扩繁后再移栽定植培育,就会长出不携带病毒的原原种;原原种在大田里长成原种,原种再次种植便产出一级种。一级种既可以当商品薯销售,也能作为种薯推广。
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是我省第一家民营马铃薯研究机构,也是最早在定西引入推广脱毒种薯生产技术的单位之一。
20多年来,在定西马铃薯研究所负责人李进福与专家学者、当地农户协同努力下,定西马铃薯研究所已发展成集“原原种生产—原种繁育—一级种推广”于一体的马铃薯种薯龙头企业,也是全国马铃薯原原种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微型薯出口基地。
这里年生产马铃薯脱毒试管苗6000万株、马铃薯原原种近1.1亿粒,得到授权生产的国内外的优秀马铃薯品种20多个。
走进雾培室,雾培床上的一株株薯苗绿意盎然。揭开雾培床下的围帘,马铃薯的根须悬空垂下,上面结着一粒粒红枣大小的马铃薯薯粒。通过智能机械设备自动调控,水雾便从雾培床下的喷头内喷涌而出,喷洒到根须上,马铃薯薯粒便洗上了“营养澡”。
“水雾其实就是溶解了马铃薯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溶液。把营养液直接喷洒到马铃薯根须上,更利于它们有效吸收,让薯粒生长得更快。”李进福介绍,定西昼夜温差大,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特别适合马铃薯良种繁育。
出口至埃及、沙特、土耳其、尼加拉瓜……“万薯生定西”的说法在这里得到印证。这片以盛产土豆而闻名的黄土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
目前,定西有36家种薯生产企业,原原种年生产能力达16亿粒以上,原种、一级种产量超过210万吨。
种薯是马铃薯产业的“芯片”。为提升种薯产业科技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定西市不断加快马铃薯种薯研究,与国际马铃薯亚太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甘肃省农科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校合作,在安定区建成马铃薯脱毒基础苗生产供应中心,应用推广椰糠栽培、雾培技术等多项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新技术,从源头上提升马铃薯品质。
如今,安定区实现了脱毒种薯全覆盖,亩均产量达1850多公斤。安定区有21家种薯企业,年产7.5亿粒优质脱毒种薯。从最初的散户种植,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育出“金种子”,结出“好果子”。在全国地级市主产区中,定西已经实现良种繁育第一、种植面积第一、鲜薯产量第一、淀粉产量第一等多个目标。多年来,定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鲜薯产量保持在500万吨左右,马铃薯淀粉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标准化种植 助力增产增收
进入秋季,安定区鲁家沟镇半山坪社万亩连片的马铃薯陆续成熟,曾经荒芜的旱塬如今绿意盎然,成为马铃薯生长的沃土。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水量三四百毫米,蒸发量却是一千四五百毫米。位于安定区北部的鲁家沟镇是安定区海拔最低、最干旱的乡镇之一。
“以前半山坪社条件非常艰苦,是名副其实的‘三撞田’,收成靠撞运气、撞天气、撞无灾害的土地。”将台村党支部书记彭名海说。
由于耕作条件差、土地收益低、交通不便又费力,将台村山区耕地撂荒现象加重。“之前村上的山地有80%都为撂荒地,四五年没有人种,杂草都可以长到齐腰高。”彭名海说。
如何将旱地变良田,向土地要产量?引水上山是关键。
2021年,将台村半坪社成为全省第一个旱作区引水上山水肥一体化基地,从此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命运。
在引水上山的基础上,将台村通过水肥一体化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旱地逐渐向良田转变。
经反复勘测,工程先把洮河二干渠的水上引280米,到山顶的蓄水池,再在每层梯田中铺设管道,然后按照比例将肥料配施后通过自压进行田间滴灌施肥。这样,蓄水池的水连同肥料一起,沿着如同毛细血管般的管道流进1040亩梯田。
相较于普通农田,使用水肥一体化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种植的马铃薯亩均增产约1000公斤,节肥约30%,节水约40%,省工约50%。
川里建园区,山上建基地。以此为契机,定西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马铃薯原原种扩繁基地建到了将台村的定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成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受益者。
思路一变天地宽。鲁家沟镇围绕“一核两带四区”空间布局,按照“以园带川、以川带山、山川互补”的发展思路,依托引水上山、水肥一体、种薯雾培等先进技术,带动马铃薯种植由传统模式向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形成了集马铃薯种薯繁育、原种薯扩繁、商品薯大田种植及宽粉加工的马铃薯产业发展链条。
让马铃薯成为稳定的富民产业,一要增产,二要增收。
定西市聚焦单产提升,推动标准化种植稳步推进:
——以种子种业、加工原料、商品薯基地建设为重点,推广“企业建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基地”等模式,突出订单化种植、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坚持良种、良田、良技、良机、良管配套,推广应用标准化种植技术,大力推广机械化“整地、施肥、起垄、覆膜、播种、防病(虫)、收获”七位一体的现代农业耕作技术,形成“脱毒种薯+黑膜覆盖+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机械化耕作”的生产体系,加快打造区域性特色优势标准化生产基地。
——推广马铃薯配方施肥、地膜覆盖、间作套种、病虫害防控、机械化生产等先进实用技术,引导企业、合作社建设高标准加工原料基地,提高单产。
2024年,定西市种植马铃薯293.77万亩,标准化种植达到250万亩;加工企业对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落实订单生产,建立加工原料基地35.14万亩。
打造“定西宽粉”产业 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搅拌、成型、保鲜、灭菌、切粉……在定西市恒源清真淀粉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流水线机器高效运转,马铃薯在这里蜕变成“定西宽粉”。在无菌净化包装车间,经过称重、打包、装箱,“定西宽粉”发往全国各地。
在产品展示区,薯之梦麻辣味宽粉、酸辣土豆鲜粉、纯马铃薯鲜粉,各种马铃薯产品琳琅满目。“公司年生产马铃薯淀粉制品5000吨,是定西首家纯马铃薯淀粉制作鲜粉的企业,2014年开始制作‘定西宽粉’,年产量一万吨,年产值1.3亿元。”定西恒源清真淀粉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维霞说。
近年来,该公司按照“自产为主、代工并存”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研发生产能力,积极拓展营销市场,产品已销往国内16个省区,进入3000多家超市、4000多家餐饮企业,并出口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际市场。
“定西宽粉”与马铃薯相伴而生。定西所产马铃薯个大质优、色泽光洁、口感醇香,淀粉和干物质含量高,是加工宽粉的上好原料。“定西宽粉”捞起来晶莹剔透,吃起来劲道光滑,以“薄、滑、筋、透、香、爽”等特点,享誉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2023年8月9日,“定西宽粉”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在兰州举行,共有3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约项目15个,签约额4.28亿元,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沐浴着发展的春风,安定区依托“中国薯都”金字招牌,以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为核心,强科技优品质、壮加工增效益、树品牌创特色,让“定西宽粉”畅销全国、走俏网络。创新中央厨房和预制菜,开发出酸辣土豆鲜粉、酸辣肥汁粉、拌粉等多类型、预包装产品。
目前,安定区共有16家定西宽粉实体销售店,集中在线下销售“定西宽粉”。同时,还积极与京东集团对接,建设“定西宽粉”产业全域数字化营销体系,发挥“京东源”品牌广、影响深等优势,带动“定西宽粉”年销售5万吨、产值10亿元以上。
如今,安定区宽粉加工主体达到42家,宽粉加工生产线达到48条,产能超过8万吨,销售额突破5亿元,带动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5亿元。
小小的土豆,能变出多少种花样?
在安定区甘肃薯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马铃薯被加工成了雪花全粉、马铃薯固体饮料(薯泥)、马铃薯酥性和曲奇饼干、马铃薯复合薯片(薯条)等产品。
2022年以来,公司先后投入资金8200万元建成2000吨马铃薯休闲食品、马铃薯曲奇饼干生产线和马铃薯复合薯片(薯条)生产线项目,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定西市把马铃薯精深加工作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实现产业增值增效的有效抓手,着力打造“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主食—定西宽粉—休闲食品”的加工链条,全市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8家,加工能力达96万吨。其中,精淀粉55万吨、全粉2万吨、变性淀粉8万吨、休闲食品1万吨、主食产品10万吨、定西宽粉20万吨。
把加快发展“定西宽粉”产业作为马铃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路径和工业化引领农业产业追赶发展的突破口,制定《关于大力推进定西宽粉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定西宽粉产业发展三年规划(2023—2025)》等政策措施,发布实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定西宽粉》,成功注册“定西宽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成为“甘味”区域公用品牌,促进马铃薯产业延链发展、产值扩张、产业增收。
截至目前,全市定西宽粉加工主体达到120家,产能超过20万吨。2023年“定西宽粉”产业链产品达到17.4万吨,销售额突破30亿元。
以安定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引导淀粉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辐射带动陇西、临洮、通渭、渭源、岷县等产业园,引导鼓励企业实施技改,借鉴国内马铃薯废水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着力破解马铃薯淀粉生产的难题和瓶颈,充分挖掘加工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稳定提高淀粉产量。
依托现有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定西市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有利机遇,以“定西宽粉”、速冻食品等为突破口,加快开发新菜品、半成品等系列预制菜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从一株苗到一粒薯,马铃薯不只是一道“甘味”;从一条链到一个产业,绘就全产业链发展蓝图。
踏着稳健的步伐,走着高效、优质和绿色的发展路子,定西正在向着加快建设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