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秀梅
一些孕妈妈在做“糖筛”时,发现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为什么怀孕前血糖正常,怀孕后会得糖尿病呢?它的危害是什么?应该怎么预防呢?
为什么会患妊娠期糖尿病?
怀孕后,孕妈妈对葡萄糖的需求量会增加,自身会产生抵抗胰岛素的物质,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另外,怀孕前若超重或肥胖、高龄孕妇、巨大儿分娩史、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首先,对孕妇来说,血糖异常会导致妊娠期间产褥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如果妊娠期糖尿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眼底出血等视网膜病变和酮症酸中毒。而且,初次妊娠时若血糖控制不好,再次妊娠时糖尿病复发率高。
其次,对胎儿来说,孕早期的高血糖存在胎儿致畸风险,增加流产、早产等不良后果的概率。
此外,严重的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使胎儿生长发育受限、体重过低,或者导致巨大儿出现,进而使新生儿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胆固醇血症等发生率升高。
怎样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围绕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空腹≦5.3mmol/L,餐后1小时≦7.8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坚持做到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才能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若饮食控制和运动后血糖仍不能达到正常范围,需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饮食格外重要。
一、均衡营养
为保证营养平衡,应做到主食粗细、荤素搭配,多吃蔬菜、适量水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少油少盐、低脂低糖,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1.主食要粗细搭配。每天摄入各类杂粮主食约250克(干粮食重量,杂豆类粗粮占1/3)。
2.蔬菜要多吃深色。每天摄入不少于500克(深绿色蔬菜占60%-70%,菌菇类占10%-20%,其他蔬菜20%-30%)。
3.水果宜吃低糖。每天摄入约250克,宜吃升血糖较慢的苹果、橘、柚、橙类、樱桃、蓝莓、草莓等,少吃升糖较快的哈密瓜、西瓜、菠萝、葡萄等。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可在上午、下午分两次加餐食用。
4.蛋白质坚持“112”原则。每天鸡蛋1个、牛奶1袋、瘦肉100克(鱼虾等海产品,去皮的鸡鸭等禽类,牛羊猪等畜类的瘦肉),少吃或不吃火腿、烟熏、烘烤、腌制肉等加工类肉类。
二、适量运动
妊娠前和妊娠期的规律运动可明显降低孕妇正常体重,尤其是超重和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无先兆早产、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运动禁忌症的孕妇,在合理控制热量的同时,还要适当运动,遵循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由疏至密进行一些有氧运动。1周中应至少有5天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步行、快走、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量力而行。
运动中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停止。运动期间,孕妇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中。
三、控制体重
在怀孕前3个月无须刻意多吃,不必追求体重增加。孕期体重控制,可以根据孕前不同体型来界定:如果孕前体形消瘦,孕早期的时候需要适当增加食量,让自己体重提升1-2公斤,整个孕期增重要达到12-18公斤;如果孕前体型正常,孕期增重应该从孕中期逐渐开始,整个孕期增重达到10-15公斤就差不多;如果是超重和肥胖妈妈,可能6-9公斤增重就足够应付孕期和哺乳期的需求了。
“食养是良医”,孕妈妈认真听取医生建议,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自我管理和监测,科学控糖,就不用过于担心。
(作者单位:武威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