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铿锵足音

因为有梦,所以坚持;因为有责,所以担当;因为有爱,所以奔跑;因为有光,所以向阳。

75年,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在接续奋斗中,继往开来,并肩前行。记录时代,也磨砺笔尖;写下历史,也锻造品格。甘报人的朝向,始终是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

经过“铅与火”“光与电”,迎来“数与网”“云与智”……变化中催发创新,不变里诠释坚定。新时代新征程,澎湃的激情和新闻理想一直都在;奔涌的青春和追光的脚步一路向前!

有一种精神在传承

甘肃日报文教部 谢志娟

29年零两个月,这是我与75岁的《甘肃日报》重合的时光。如一条细流与江河,从二十出头到年过半百,我与《甘肃日报》一刻也不曾分离。

我有一摞剪贴本,多年来在《甘肃日报》发表过的文章都收集在那里,从三五百字的“豆腐块”到一两万字的报告文学,近30年的时光浓缩于此。

就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为部门年轻记者的一篇稿件,我走进社领导的办公室进行探讨:怎样挖掘新闻才更深层次、怎样培养年轻记者更快成长……热烈讨论间,过往一幕幕,在脑海中快速闪现。

第一篇消息交稿后,心脏疾速跳动的声音似乎至今仍能听到。几百字的一篇小稿,主任看了半晌,许久才温和地对我说:“不急,你再去现场补充一些采访。”

第一篇“无心插柳”的整版稿件被部门主任无意间看到后,他大喜过望:“就这么写!”

第一篇全媒体记者合力完成的数万字稿件终于交工,领导一遍遍看、一点点说、一丝丝改,丝毫不觉“审美疲劳”。

……

就是在这样面对面、手把手、实打实的耐心教导下,包括我在内的一代代年轻记者逐渐成长。前辈们“不放弃、不抛弃”的执着与细致,润物无声般代代相传。随着工作岗位的不断变化,我接触到采编工作“三审三校”各个环节,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无论是周末还是节日,每当稿件中有疑问询问到上下游环节时,对方总是立刻给出答复。即使是在凌晨三四点叫醒一个熟睡的同事,对方也会从睡眠状态“秒回”工作状态,以“稿子比天大”的态度认真沟通。

我想,历经75年岁月的《甘肃日报》的确形成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爱,是对肩头责任的毫不懈怠,是对晚辈新人的悉心呵护;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甘报人以笔为犁,奋力深耕,始终坚守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这种精神,浸润着一代代甘报人并传承至今。

正是这种精神,使战火中诞生、艰苦岁月中走来的《甘肃日报》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陇原大地茁壮生长;正是这种精神,使《甘肃日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的纸媒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时间从1949年9月1日行至2024年9月1日,这种精神也必将促使与共和国诞生、成长和发展命运与共的《甘肃日报》稳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束光照亮前行路

甘肃日报时政部 金鑫

8月27日,正在积石山县灾后恢复重建采访路上的我,接到了为《甘肃日报》创刊75周年写稿的电话。

心里涌上特别的温暖和祝福,在战火中诞生、走过峥嵘岁月、走向媒体深度融合的《甘肃日报》,迎来了75华诞!七十五载砥砺奋进的《甘肃日报》,依旧“正青春”,我们共同奋斗在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新闻事业之路上……

一直在路上,总是在现场,是时政新闻记者的常态。干时政报道工作5年,1825天,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年均下乡采访110多天,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跑了一遍又一遍,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是职责使命,“5+2”“白加黑”中“临战状态”是工作特性,一丝不苟、“如履薄冰”是热爱和敬畏……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都在成长。

回看采访报道2020年全国两会,白天拿相机拍照、扛摄像机录像,夜晚加班加点写稿子、选照片、回传视频,我和同事用每一篇稿件、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及时、立体、精彩地讲述了甘肃代表团的履职活动,呈现了两会盛况。

光荣承担和参加党的二十大的报道任务,责任重大。赴京参与报道的甘肃日报社两名记者,连续高强度工作7天,在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热议二十大》栏目稿件之外,采写了《甘肃192万党员、2500万人民的共同心声与行动》《万山磅礴向主峰 同心奋进新征程——甘肃省代表团参加党的二十大闭幕会侧记》等29篇稿件,准确传递了大会精神,充分展现了代表风采。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时政记者15分钟内集结,逆行出征,在积石山气温接近零下20℃的冬夜里,冒着不时的余震,踩着厚厚的积雪,翻越垮塌的山体,深入受灾最严重的村庄,第一时间发出了现场指挥、救援安置的消息。

……

一路走来,我始终坚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每当深夜加完班走出报社大楼,仰望星空,我深知: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

一代又一代甘报人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恰似一束光焰,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当好“新闻守夜人”

甘肃日报出版部 曹蕾

今天,当带着淡淡墨香的《甘肃日报》伴着晨曦与读者见面的时候,《甘肃日报》已出版了27456期。自1949年9月1日创刊,一期期《甘肃日报》,陪伴着广大读者,走过了峥嵘岁月,让党的声音深入人心。

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每当夜幕降临,甘肃日报报业大厦16楼的灯光总会准时亮起,这里就是甘肃日报社出版部。直到深夜,忙碌的是一群“甘报守夜人”。

2010年,我有幸加入了出版部这个大家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我开始了夜班编辑工作。记得第一次独立做版时手忙脚乱,让我暗下决心要提高专业素养和拓宽知识面;也记得第一次精心编排版面受到好评,让我体会到身为编辑的意义和责任;同样记得第一次跟随记者团走入基层采访,写出第一篇短短的消息时,让我知道编辑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多面手……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在报社见证下的成长。

从2010年开始,我已上了2000多个夜班,参与了许多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的版面编排,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道让我印象深刻。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每天晚上的大样,编辑们改了又改、盯了又盯、核了再核。在处理稿件、制作标题时,大家反复商量、反复研究。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编辑和美编根据当天重头稿件设计多种方案、试组几个版式,然后经过值班总编、部门主任反复对比、反复斟酌、不断调整,做到优中选优。在很多次的重大报道历练中,出版部上下早已形成共识——所有的调整和优化都是为了确保重要稿件有更好的呈现,都是为了把报纸办得更好。

2021年改版后,《甘肃日报》每周出版版面64个,无论在内容设置还是版面形式上都有了更多新的变化,报型由“瘦”变“宽”的同时,各个版面通过精编稿件、做好提要、用好图片图表等方法改进创新版式,增加亮点,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这背后,离不开“甘报守夜人”的创新和努力。

14年来,我深受甘肃日报社好传统的熏陶和出版部能吃苦、敢拼搏好作风的影响。在出版部,凌晨签完版样后再打一份小样仔细通读,早已成为所有编辑的“必修课”。每当绞尽脑汁做出一个好标题,每当仔细修改的稿件获得好评,每当精心制作的版面获得新闻奖时,我都感到这看似平凡的工作是那么的有意义。

回首来路,我常常因为能够成为甘肃日报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自豪。展望前路,我仍将坚守初心,接好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为甘肃日报的发展贡献一份光和热。

琢磨出来的奔流新闻

奔流新闻 陈国宁

在家不看手机的时候,经常会陷入一种发呆的状态。家人问:又琢磨什么呢?

琢磨什么呢?可能什么也没琢磨,只是单纯地发呆;也可能真的在琢磨一件事,一件与工作有关的事。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文字训练是一项基本功。以前采访结束后,会琢磨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遣词造句更达意。而现在,更多需要琢磨的,可能只是一个点子、一个创意。

这是从报纸到新媒体一个明显的转变。

自个儿琢磨,和同事们凑在一起琢磨,便成了常态。

叶舟老师笔下常有少年精神。于是在他的长篇巨著《凉州十八拍》问世之后的一个晚上,我突然想到:找几个大学生与作家本人对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于是拉着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再聊,就有了引起巨大反响的“十八少年下凉州”文学寻根之旅。

2022年和音乐才子段兴华合作了一首歌《推开甘肃的门》,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传播量可观。之后聊起来,琢磨能不能做个敦煌题材的作品。于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报社附近的烧烤摊一顿猛聊,甘肃首个数字乐舞融合作品、也是“推开甘肃的门”系列文化IP首部作品《敦煌妙音》,提上了创作日程。

居上游,立潮头,守主流,“奔流新闻”这个名字同样来自于琢磨。大家一起讨论的时候,刚开始听着似乎不顺口,提交领导一锤定音后,叫着叫着就顺口了,觉得很攒劲。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奔流新闻上线以来的许多作品,是认真思考讨论的结果,也都是精雕细刻打磨的结果。有网友评价说:奔流出品,必是精品。这是肯定,更是鞭策和鼓励。但扪心自问,很多时候,我们也有力不能逮的强烈感受,本领恐慌一直悬于门楣脑门。

创新无止境,学习不能停。

作为甘肃第一个全域性综合型移动新媒体传播平台,奔流新闻是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招、成功实践,是《甘肃日报》创刊75年的历史长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上,奔流新闻正拔节向上,有幸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奔涌跳跃的浪花。

我们一路向前。

努力奔跑在融合时代

新甘肃客户端 王梓懿

《甘肃日报》不仅记录了陇原大地的时代变迁,也见证了新闻工作者的成长,其中也包括我——一名在全媒体时代不停奔跑的年轻记者。

记得在大学校园,我对记者这个职业心怀向往。图书馆里泛黄的报纸、课堂上老师讲述的经典案例,犹如一颗颗种子,让新闻理想和情怀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2020年8月,当我正式走进甘肃日报报业大厦,眼前的景象让我感到十分震撼:这里是一个超级编辑部,不仅有报纸,还有很多新媒体平台;同事们不仅能写会拍,还可以出镜剪辑。媒体融合,让我的工作充满挑战又乐在其中……

从参与2021年省两会的第一次视频直播,到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独自完成的全媒体报道;从第一次Vlog出镜拍摄制作,到突破10万+浏览量短视频爆款的发布;从整版新闻稿件的撰写,到突发应急新闻的全媒体报道……工作4年来,全媒体记者这一角色,让我逐渐具备了“十八般武艺”:扎实的文字功底、敏锐的新闻嗅觉、摄影、摄像、短视频制作、直播报道……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线,我经历了考验,也收获了成长。

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接到集结命令,我作为首批应急采访记者连夜奔赴灾区。凌晨时分,我们抵达震中附近时,已有救援队伍抵达现场。“快,救人,先救人!”救援人员一边奔跑,一边呼喊。话语急促,但铿锵有力,人们不自觉地加入到抢险救援队伍当中。这是我第一次在灾区现场采访。寒冬深夜,我们来不及多想,赶紧拿起话筒,将镜头对准一幕幕感人的瞬间……2023年12月19日清晨,新甘肃客户端启动全网直播,在有限的条件下,我和同事首次在零下15℃的严寒中,实时报道现场情况。截至2023年12月20日晚间,直播观看人数超5400万,全国700余家媒体转发。

看到手机屏幕上涌来的一波又一波深情关注,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我多么有幸成为新闻工作者中的一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发现并记录,感到无比自豪。

作为党媒的一员,我们肩负着传递党的声音、记录时代变迁、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使命,这是甘肃日报75载新闻事业所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催发着我们每一次自我突破与创新!

从白银路123号到全世界

甘肃国际传播中心 刘彦辰

75年的岁月,对于《甘肃日报》而言,不仅是时间的历程,更是智慧与经验的深厚积淀。正是基于这样的厚度,2022年8月29日,甘肃国际传播中心应时而生,甘肃声音从兰州市白银路123号传到更远的地方。

多么幸运,我能加入甘肃日报这个大家庭;多么骄傲,我能够参与国际传播工作。在外读书多年,当我以记者的角色再次行走在这片熟悉的土地时,我看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了开放包容的环境,体会到了厚重悠久的文化,遇到了明媚可爱的那么多人……

因为故事生动,所以我们讲述;

因为世界好奇,所以我们发声。

我出镜制作的短视频《中国高中生的一天》,是向世界讲好甘肃故事的一次尝试。在视频中我又穿上了少年时的校服,和同学们一起体验高中生活,向世界展示我国高中生学习生活的真实状况。视频发出后,被近百万外国友人浏览。

当自己的讲述收获世界的关注,作为一名国际传播记者,我找对了方向、找对了平台,找到了一方为之奋斗的沃土。

去年8月,我的采访脚步迈出国门,去往白俄罗斯。在那儿工作的甘肃籍员工告诉我,他们的项目不仅拉动了当地就业,还带去了先进技术,提高了生产力。为此,甘肃企业得到了当地州政府的点赞。当我们驾车行驶在林间公路时,甘肃-白罗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春辉说:“你往远处看,这四周凡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属于我们农场。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办好,为甘肃人民在海外农牧业领域争光!”这一次,当我从国外看向国内,不由得为甘肃感到骄傲。

我常听老师们说,新媒体是属于年轻人的。在我看来,新媒体虽代表着新形态,但75年岁月沉淀的新闻理想与奋进的力量,会一路馨香——这些,会成为新媒体迸发活力的源泉。

甘肃日报社坐落在白银路123号,一代又一代的甘报人从这里出发,留下了甘肃日报的发展足迹。在这里,我们将继续秉承使命,不忘初心,增强“四力”,用笔和镜头记录陇原大地中囯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让甘肃声音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响亮。

--> 2024-09-01 2 2 甘肃日报 c180547.html 1 铿锵足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