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沈丽莉 薛砚 马小龙
7月,榆中县北部山区,迎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透雨。
雨后,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群山绿意更浓、生机盎然,一个转弯,山腰上一个巨大的“梦”字赫然映入眼帘。
这个由数千棵绿树组成的“梦”,正是榆中县贡井林场一代代人怀揣着的绿色梦想,坚守65年,不畏艰难、接续奋斗,绿化荒山13万余亩壮举的生动写照。
一棵接着一棵栽,一代接着一代干,65年来,贡井林场人以林为笔,汗水为墨,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在陇中山区铺展开来一幅波澜壮阔的绿色画卷。
初心·决心
“再往左边走两米,好好好……现在‘写’一撇啊,听我的指令……”贡井林场场长火彦君双眼紧盯望远镜,一手拿着电话指导着林场工人拉起红线定位“梦”字的各种笔画,为后期栽树做准备。
没有高科技设备测绘校准,一个望远镜和两部电话就完成了“梦”的定位,这正是2014年火彦君带领林场职工在山上栽“梦”时的场景。
“为什么要写一个‘梦’字?”记者问火彦君。
“那时候想法很简单,一方面希望‘再造一座秀美兴隆山’,另一方面是想为‘中国梦’贡献我们林业人的力量,最后就决定写一个‘梦’字。”火彦君坦言。
再造一座秀美兴隆山,谈何容易?
榆中北部山区与南部的兴隆山遥遥相对。据当地人介绍,北部山区历史上曾与兴隆山一样欣欣向荣,然而经历战争劫乱、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清代以后,榆中北部山区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气候十年九旱,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处处荒山秃岭,人口流失严重,榆中北山也成为村民眼中苦寒之地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国土绿化。1959年,国家决定在榆中县贡井镇、夏官营镇、清水驿乡、韦营乡的四乡镇交界处,建设国有贡井林场,恢复北山植被。
听说要建林场种树,群众的积极性高涨,100多人踊跃报名,今年已93岁高龄的韦营乡村民金民俊正是其中之一。
“我父亲是林场第一批转正的职工!”金民俊的儿子金杰武自豪不已。
金民俊回忆,林场建立之初,“苦”可不少。
老场部生活条件差,只有五六间窑洞,大家挤在一起勉强休息。粮食紧缺,窖水难得,大家进山前背上点干馍,条件好些的带点面粉、蔬菜,干完活儿,一周凑在一起吃上一顿拉条子就很高兴。
山里交通不便,走土路尘土飞扬,一趟就得3个小时。拉苗才能有幸坐上马车,可到榆中南部兴隆山的苗圃一个来回就得三四天,饿了啃一口洋芋或干馍,困了就睡在马车上。
但最苦最难的还是种树。
顶着烈日,一锨锨地挖上一天,才能在山坡挖出30余米的水平台,挖好了坑,人背肩扛地把树苗拉上山,再一株株栽下去,把第一桶水小心地浇灌到树根,期待着树苗茁壮成长。
难啊,第一批树种下去,隔年成活不足三分之一。
“说不失望是假的,但是我父亲和场里的职工没有放弃,还是按时进山接着干,小时候,我几周都不见他回家一趟。”金杰武说。
一锨锨土,一株株苗,不畏艰难,越挫越勇,贡井林场的职工们以让北山披绿的执着和梦想,锲而不舍地在荒山播绿。
至2003年,贡井林场成功造林约3.1万亩。
智慧·信念
下一场透雨,是林场场长火彦君夏天最盼望的事。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贡井林场一直是靠天吃饭,有雨,树才好成活。”火彦君说。
火彦君不禁想起自己2003年初到林场,与王小军、李学荣等一代代场长共同琢磨研究造林技术的时光。
“试验考虑最多的是要争取把雨水‘保住’。”火彦君说,“最初就考虑挖大坑,能集雨水,反坡倾斜角度来挖,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但挖的土方量很大,费劳力,效果却不算好。几次试验,最终研究出了最适宜北山栽植条件的微创式‘鱼鳞坑’。”
所谓“鱼鳞坑”就是一个长1.2米、宽70厘米、深30厘米的小坑,并保持30度坑面倾斜,从远处看起来,一个个小坑如同鱼身上的鳞片。这样一个“鱼鳞坑”大约能装100多斤水。
好坑还得选好树,老一代职工试种的杨树、榆树容易遭病虫害,成活率不高。
在榆中县苗圃工作的李学荣到林场担任场长,他的专业知识在林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到林场后,李学荣就开始了自己的“试验”,一方面他带领大家试种耐寒抗旱的侧柏、沙柳、柠条,一方面研究引进容器苗木、带土球苗木等,树苗“根系”损伤少,扎根生长更顺利。
不仅如此,李学荣、火彦君他们在造林过程中发现,树种不能栽得过密,造林成本高不说,树苗“相互抢水”,不利于生长。
“为了节约成本,也便于后期管护,林业技术人员决定从1亩地110株减少到74株,最后减到56株左右,试验后树苗的成活率大幅提高。”火彦君说。
“种树,也要讲技术。”这个观念在代代林场人心中扎下了根。
三分种树,七分管护。种得多,更要管得好。
干了12年护林员的韩志雄摸摸身旁粗壮的树干,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谁能想到,他曾经是护林员们日防夜防的一个“羊户长”。
“政府开始封山禁牧了,我那个时候有100多只羊呢,北山条件艰苦,家里还有孩子要养,不让养羊,拿什么挣钱养家?不让放羊,羊吃什么?”韩志雄说,“所以,羊户长们只能和护林员们对着干,晚上悄悄出来放羊。”
改变,从林场号召村民参与造林开始。
2012年,韩志雄和妻子李兴玲试着跟随林场职工到山里种树。学挖“鱼鳞坑”,栽下小树苗,夫妻俩一天干下来,挣了近200元的务工费,干了一段时间后,掰着手指头一算,一年下来两人就能挣6万元,可比养羊收入高多了。
卖了羊的韩志雄放下羊鞭,成了一名护林员,他早出晚归,守护山林,看着自己栽下的树越长越高,北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他心里也乐开了花。
“生态环境更好了,林区的野生动物也多了,常常能见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踪迹。现在感觉责任更重大了,一定要守护好我们美丽的榆中北山!”韩志雄说。
如今,贡井林场打造起以林场为中心,以天池峡柠条场、北山水保站为两翼的生态长廊,有效改善了周边20公里范围的小气候,中国特有植物——华北驼绒藜小群落出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从70年代初不足10只,繁育到现今1000余只。2019年4月,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张立勋及其团队利用红外相机在贡井林场首次捕捉到金钱豹出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代代贡井林场人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排除万难的恒心,铸就了一道无比坚实的生态屏障,用行动和汗水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梦想·未来
到2013年,贡井林场已全面完成管辖面积内所有的造林任务。
林场人的“梦”却并未止步。
“完成造林任务后,我们的目标就向整个北部山区乃至整个榆中县拓展。”火彦君说道。
2014年至2017年,贡井林场结合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完成乔灌混交造林5.4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2018年恢复造林项目7211亩。2017年,国家林草局三北局检查林场承担“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任务,考评成绩排名全国第七、甘肃省第二。
贡井林场代代职工扛着铁锨,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一般,在陇中旱塬抛洒热血和青春,用一年又一年的努力,一点点地扩大林场面积,一点点地筑起坚固的绿色屏障,誓要“再造一个秀美兴隆山”。
2022年,贡井林场管护面积已达13.86万亩。
随着代代老场长的退休,曾经林场的“年轻人”火彦君也已在贡井林场坚守了21年,他深知,“绿水青山”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守护,久久为功。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支持下,林场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80后”“90后”逐渐成为新一代的造林先锋。
35岁的王仕刚四年前从部队转业后,便主动选择来到老家榆中的贡井林场,成为新一代的护林员。
“为什么选择到山里造林?”记者问。
“这几年,看到我们榆中北山荒芜山头逐渐变绿,很震撼也很自豪。能够为家乡建设作一点贡献,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义不容辞。”王仕刚坦言,“在老家造林、护林,也能照顾家庭,家里人都很支持我。”
28岁的李女女是林场最年轻的职工。干一行爱一行,来到林场工作后,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热爱,通过成人自考,取得了林学本科学历。
“既然来到了林场,就应该成为一个专业的务林人,我尽全力掌握林学相关知识,也跟着老师傅们学习造林技术。”李女女说,“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林场有机会可以申报更多重点造林项目,我希望通过我们青年一代的努力,让更多的荒山秃岭成为绿水青山。”
“绿色接力”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近年来,榆中县坚决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狠抓“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各项绿化面积共39.98万亩,切实筑起高质量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贡井林场1959年第一批栽下的几棵油松、山杏,又抽出了嫩绿的新枝丫,与它们为伴的,是成片茂密葱茏的侧柏、柠条……
如今,代代贡井林场人筑起的绿色梦想,正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进发!